上公之中,唯有太傅杨彪,重重疑虑。
且越发笃定,此天子,非此天子也。
此人必是天子近侍,逐鬼童子之一。
然,天子何在?意欲何为?又是何人所为?
莫非,乃出太师授意。
杨彪一时心中惊疑不定。虽心急如焚,却又不知该如何是好。若果是王太师所为,趁上巳大典,行鱼目混珠。天子行金蝉脱壳,必行西归。只需入八关锁固,曹氏父子,鞭长莫及。党争,可休。朝政,复兴。太师,果然王佐之才。
然若,非太师所为,天子行踪成谜。更有甚者,日前,汉中史侯,遣使入甄。上呈国书,以天子自居。为曹吕二人解兵。今汉中使者犹在,甄都天子却无踪。莫非,乃汉中史侯所为。且江湖传闻,史侯乃出史道人门下,精通仙门奇术。可摄人魂魄。若不幸为其所乘。天子危矣。
心念至此,太傅杨彪,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奈何禳祭未毕。不敢多言。唯恐惊怒天人。权且按下不表。稍后再做计较。
西行官道,车马稀少。
今日上巳,民众皆泛舟东流水上。并无车马远行。唯有一队人马,风驰电掣,驰骋而过。安车驷马,宫廷制式。沿途亭舍,不敢阻拦。任其离去。
“已至何处?”董侯必有此问。
伏贵人,柔声作答“陛下少安。”
董侯如何得安“不过十八里耳。片刻至矣。岂,久行未至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