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自愿……(2 / 2)

来的。

就是这听起来简单明了的诏令,却让眼前一百多人给听懵了?

如此简单?

这就没事了?

是不是太儿戏了?

许多人心里落差很大,而且矛盾的觉得有些莫名的失望。

“华夏帝国,大明王……什么意思,不管我们了,让我们自生自灭?”

许多人一时间都有类似的想法。

不处置,也不任用,让许多人心里很不是滋味!

这时,诸葛亮的话,打断了众人的错愕和思绪“诸位,都是有一定才能之人,华夏帝国现在很缺人才,但绝不会强人所难,是否愿意为华夏帝国,为大明王,为天下百姓做事,由你们决定。

对于愿意为华夏帝国效力者,吏部和都察院会对其进行考核,但只是考核其过去的品德和才华,不会对其过去的过错进行追究。

也就是说,华夏帝国,大明王,都不会追究任何人过去的过错。只要将来,成为了华夏帝国的国民后,严守华夏帝国律法便可。”

意思就是过往不再追究,华夏帝国新国民,一切从新开始!

同时,诸葛亮也说明,华夏帝国需求人才,重视人才,不过是否愿意出仕,自由决定,不强迫。

这种说法,思想,有些奇特,不符合时代主流,众人有些懵,心里疑惑更多了。

诸葛亮又说道“从此刻开始,诸位就自由了。不过,有些人在离开前,需要把一些职务上的事情与我们交接一下。

对了,若是没人主动辞官,就是默认要为华夏帝国效力。我们会安排人对其进行考核,合格者依然可以继续留任。”

最后这句话,是给那些要面子的人一个台阶下。

说完,诸葛亮示意魏东,把军队撤离。

殿内气氛顿时轻松了许多。

在离开前,诸葛亮补充道“诸位,华夏帝国六部和都察院暂时都会安排人就在这里,有要自荐或者辞官,或者其他什么事,都可前来找我们。”

接下来,才是诸葛亮等人的重要工作维护治安,稳定民心,恢复农耕,推广玉米,红薯,土豆的种植等等。

一百多人,有些失魂落魄的慢悠悠的出了宫殿,出了皇宫。

除了皇宫后,发现没有人跟随,才真的意识到他们自己似乎真的没事了!

“没事了,真的没事了,难以置信!”

渐渐的,有的人开始欢呼。

许多三五人一堆议论着。

他们刚出宫门,就发现宫门外以往张贴告示的地方围着许多人。

“华夏帝国第二次科举,将在秋季举行,凡满十八岁,无论出身如何,不分男女,只要遵从华夏帝国者,皆可报名参考。

此次科举,将分为南北两场同时进行,就在顺天府和应天府。”

告示旁边站着的官吏,过一段时间,就会念一次其中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