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场的农耕研究所人员对此深以为然,尤其是有几个农家之人,更是将船碓,风车等新农具视为宝贝。
对将这些新农具带来的秦始皇嬴政,更是敬畏有加。
在农耕研究所的院落场地上,除了风车,石碓外,还有其他农具。
“此物,是犁头,不同于大秦之犁,用牛拉动,更利于耕地。”
农耕研究所的领头为众人介绍以“曲辕犁”为原理制作的新犁头。
“此物,是石磨。”
此时,一个农耕研究所之人在推动石磨,将小麦磨成粉墨。
“麦,做成麦饭口味欠佳,但磨成麦粉,即面粉后,可做面饼,面条,口感比之麦饭要强许多。”
在大秦,只有一半不到的地方有在使用面粉,其他地方多是做麦饭,尤其在北方的关中,陇西之地,更是把麦作为粗粮使用。
所谓麦饭,就是用麦子当作米,用来做饭,真的很难下咽。
“有了石磨,麦,玉米等物便可磨成粉,制作面饼,面条等。国库的麦可囤积不少,将之做成面粉,再将面粉,面条等制作之法传出去,如此麦便能起到更大作用。”
嬴政看着萧何道“此事,萧何,朕交给你来办。”
“臣领命!”
萧何恭敬道。
这两年随着休养生息的进行,加上玉米,红薯,土豆的推广,粮食产量大增,国库丰盈。
但,麦子却越来越不受欢迎,在国库囤积不少,令人发愁。
如今,算是有了解决知道。
玉米主要是用来喂牲口,麦子也是,但奈何玉米产量高,更便宜,所以麦子处境尴尬,就被剩了下来……
……
与此同时,石磨,石碓已经在大秦学宫的后勤推广使用。
在大秦学宫,因为当初王宇的缘故,一直推行的是一日三餐,让师生们吃饱,安心学习。
今日中午,大秦学宫食堂的配餐换成了面食为主馒头,面饼,面条……还有些玉米饼和玉米馒头。
当然,这些都不是大秦这里的人会做的,而是嬴政兑换船碓,风车等东西时,同时让王宇安排两个人过来。
一个人教授如何制作各种农具。
一人教授如何磨面,做面食,做玉米饼,玉米馒头等等。
食堂显眼处有一个小黑板,上面是粉笔写的字
“今日开始,三餐将面食。所谓面食,包括麦面,玉米面。
麦,玉米,将之磨成粉,便成麦面粉和玉米面粉。
再通过特殊做法,将麦面粉和玉米面粉制作成馒头,面饼等食物。
麦面粉还能制作成面条,口感极佳。
今日午时,大量馒头,面饼和面条!”
师生们一开始看得莫名其妙,心里有些抵触,因为平时的麦饭很难吃,现在要大量,如何能适应?
但他们没办法,食堂什么他们就吃什么。
刘季,项羽,龙且等人也来到食堂,刘季顺便在食堂外面的报亭买了一份最新的大秦报。
三人拿到了馒头,面饼,面条等食物,然后坐在一起。
“昨日后勤就在捣鼓些东西,什么石磨,石碓的,原来是为了做这些食物,也不知道味道如何?”
刘季想起来,今日上午他们有课,还不知道食堂食物的变化。
“尝尝不久知道了?”
龙且撇了刘季一眼,没好气道。
项羽对吃食不太讲究,拿起筷子就开始吃面。
筷子,也是王宇在大秦的杰作。
三人一人一碗面,大约有二两,放上些芥末和炒制的烂肉绍子。
王宇虽然来大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