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五章 太阳祭(三)(2 / 3)

佛系商途 淮上文歌 474 字 2021-02-26

巨石祭坛。

如此格局和达丽罗川上的婆罗门神庙,很有几分的相似。

“尚处结绳记事的蛮荒之年,却能懂得天文地理、四时之事!怪哉怪哉!难道他们真是羲和之后?”

听了林兄之言,我不由连声叹道,大荒南经中那个上古的传说又一次浮上了眼前。

“贤弟!你还别不信,这蛮荒土著的一些玄技,有时就像是天外之物。比如这大石一块足有万斤,如何开凿?如何运上山来?难道这是这些土著所为?呵呵,要知道他们连铁斧铜凿都没有啊,至今还在使用石斧石刀为器!”

“明日便是夏至,这条石柱是不是测日所用,很快可见分晓。我们下去吧,阿弥陀佛!”

我合掌唱了个佛偈,径自沿着来时的台阶下山去了。

这里肯定是土著们的神圣之地,所以这些他们宁愿在山下的蓬草间露宿,也不上山来打扰诸神。

而我们这些外族,深更半夜却在这里大声喧哗。

实为冒犯和不敬,还是赶紧离开为妙

第二天清早太阳尚未升起,我们便随着人流再次来到了山顶的广场。

日出应该是这个海国的太阳祭中,最重要的时刻了。

祭坛之上,一位头戴羽帽的祭司正在诵念着祭祀经文。

他的声音顿挫嘶哑,如同山野的鸟语一般,不知所言何意。

随着东方渐红赤日就快喷薄而出,土著祭司念经的语速顿然急骤了起来。

晨曦散落阳光洒向了迷蒙的四野,祭司的祷告也达到了最。

所有的土民匍匐而跪,向着太阳同声敬祝,欢迎这个踏云归来的光明之神。

就如罗马国的基督徒们,每次祷告完毕必说的“阿门”。

也像佛徒口中的佛戒,“阿弥陀佛”。

所有的虔诚和敬畏,在这一句祭词之中。

山风激荡,红霞漫天,宛如天地间的万物生灵都在等待着这个神圣的时刻。

但见太阳柱的影子,完整落在了太阳门上,没有一点点的误差。

好像一块完整的玄石被瞬间分成了两半,然后石门打开,送走了漫长的冬日,迎来了温暖的春天。

南荒的冬至便是我们北土的夏至日,如此四季的颠倒是否也如《尚书》所载,因为我们的日月女神羲和贪酒误事、废时乱日所成呢?

进而引来了“胤往征之”。

山海远史,不可考也!

真若如此,今日我们所带的汉法薯酒,万万不可作为祭品供奉给太阳神了 。

这个海国土著懂得历法天文,现在看来已是定论。

冬至日白昼时间最短,所以太阳柱的影子也是最长。

接下来这个倒影会越来越短,直至在来年夏至日这天会完的消失。

就像推开了一扇黑暗之门,象征光明和温暖的太阳神正在归来的路上。

所以这个海国把今日作为太阳祭,迎接太阳神归来的年中盛会。

不出意外,接下来就是各个部落呈送供品的时候了。

土著们会把羊驼运来的贡品,敬奉给神灵的使者、那位主持祷告的祭司大人。

果然,在祈祷礼结束之后,从祭坛的高台上,下来了几位执事模样的土人青年。

其中的一位向着人群高声着什么,广场内外、山上山下的土著们顿时喧闹了起来。

然后以族群部落为顺序,列队牵着羊驼、带着供品、唱着我们听不懂的赞歌,从祭台前缓缓而过,就如接受国王殿下的检阅一般。

每个前来朝圣的部落献上的供品多少不一,祭司大人的这些手下也不在意。

一人收下货物,一人如报账名一般的嘟噜两句。

估计是在叙说所收货物的名称、重量,或者是进贡者所在的部落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