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国公、郡公之位,其他人基本上都是侯爵以下的爵位,也就没必要在统一念出来了。
每到排位分果果的时候,都比较伤脑筋,必然要保证各个势力的平衡,还有都要有位置坐。
不然下面都说皇帝不公,就算刘德威望正盛,也不能视而不见。
现在被封为国公的十二人,还有郡公的十六人,共计二十八人,这也是大汉开国的二十八位勋贵。
前面十二位国公,必然都是元老功勋,位置显赫,或是一派系的领袖。
比如荀彧,乃是儋州士族派系领袖,又是荀家族长,又是元从旧臣,地位十分的稳固。
侍中荀攸、普乐太守郭嘉、蓟州别驾陈群、校尉陈庆之、吏部郎中荀谌、兵部员外郎荀棐、翰林院侍读学士荀悦、长安太守荀衍等等皆是荀彧一系的人。
不管是各部还是军方,荀彧皆能说上话,内阁首辅之位名副其实。
又比如关羽,后军都督府一众武将是关羽旧部,自成一派,除非刘德下令,不然,其他人的手根本不可能伸进后军都督府里面去。
关羽孤傲,和士族相处不是十分愉快,但与儋州牧宗泽、尚书令简雍、左都御史徐庶关系莫逆,谁敢得罪?
不过这也造成了关羽越来越自负,除了少数几个人,一般人根本规劝不得。
其他人也是如此,章天朗还是名义上元从派的领袖呢!
下面的郡公,文官方面三位中央的,五位地方的,基本照顾到了各个方面,虽有遗漏,但也不妨碍大局。
武官方面,
彭越、秦琼是中军都督陈琪的麾下大将。
张飞、黄忠是后军都督关羽的麾下大将。
尉迟恭是前军都督白起的麾下大将。
霍峻是原左军都督现任都督佥事刘贵的麾下大将,现在归白起统领。
魏延是右军都督霍去病的麾下大将。
而戴宗则是自成体系,掌管拱卫司。
当然,等彻底扫平天下,肯定还有人晋升到郡公、国公,不过这二十八人还是最尊贵的。
毕竟有刘德的赐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