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当然不知道马邑发生的一切,他现在正在校场内巡视,因为今天正好是文举科考的日子。
在这之前辽城可没有举办过什么科举,所有也没有一个地方能够容纳这六百余位考生,如果新建的话,府衙的财政不算太充裕,索性又把考试地点放到了考过武举的校场上。
nu kui还能格挡大风,不过如果下雨的话,就只能延后了,万幸,这天晴空万里,没有突然暴风雨
科举在刘德原时空的古代一般都会考什么诗词、经义,明朝甚至开启了八股取士,取的是一帮不同实务的书呆子,让他们担任地方官吏,遭殃的可真是一地百姓啊!
刘德最想要的就是能够管理基层地方的官吏,要实干的官吏,所以什么诗词歌赋统统不考。
就考两科,分两天,第一场乃是综合,包括大周律法,算术,历史,地理等等
这一场的涉及面还是满广的,都是填空、简答题,基本上没有zi you发挥的余地,就和现在的公u yuán kǎo shi行政能力测试一样。
而第二场就是策论,主要考验的就是考生的处理具体事务能力,作为地方官,像治水、除疫、规划建设、屯田、刑法断案,甚至革除官弊,查处不法等等,都需要有所了解。
所以策论的主要考题便是从这几项内容中选出来的考题,而且刘德直言,如果考生shi juàn内容花团锦簇,但里面空无一物,那也不会录取,如果文章一般,但内容综合实际,切实可效,必然录取。
刘德要的就是实干的人才,如果能通过两场考试,这样的人才政治能力也必然不俗。
两场考试,同样分优、良、可、劣四级,不过因为分级简单,排名上可能会不方便,所以每级又分上、中、下三小级。
获得前三甲的可为九品官吏,在选择其他能力尚可的考生为无品小吏,如果非常优秀的话那可酌情提为八品官吏。
刘德为了表示重视,特意过来巡视一番,也随意探查了几名考生的属性,都比较一般,管理一乡一镇还凑合,或者为县里的辅官,但难堪大任。
文举两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而刘德则召集了众臣商议考生名次。
“shi juàn部判完了吗?”刘德问道。
“主公,这是十名臣等认为比较优秀的shi juàn,还请主公检验!”荀彧将十份shi juàn放到了刘德案前。
这十份是策论,而综合都有准确答案,所以不需要刘德亲自查看,最后录入综合成绩即可。
刘德拿起一份shi juàn查看起来,便看便问道“里面有没有你们认为比较优秀的人才?”
荀彧从中抽取了两人的shi juàn,对刘德道“这三人倒是文采出众,而且颇精通实事,是难得的人才。”
“哦?是谁?”
刘德抬眼望去,三人的名字映入眼帘。
石韬、孟建、唐国威。
刘德有所疑惑,忽然道“这石韬、孟建二人莫不是徐军师的好友,我记得当初徐军师还向我推荐过这两人,不过便没了音讯,没想到他们竟然会参见科举。”
刘德说罢,拿起shi juàn,用心观看起来,文章写的非常好,不光文笔出众,而且有些东西确实能切中事情的要害,不愧是徐庶的好友,肚子里确实有货。
荀彧笑着对刘德道“主公,此事徐军师给臣写过书信了,石韬、孟建二人早在二个月前就已经抵达了锦阳,听闻主公要开科举,便决定要通过科举入仕,而不希望主公以为他二人是沾了徐军师的的光。”
“有意思!”
刘德点点头,这二人倒是颇有士人风骨,实际上受人推荐入仕,在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