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文武举乃是汉国建立之后的第一次举办,重要程度就不多说了,如果出了任何的差错,自杀谢罪都有可能是轻的。
武举由章天朗负责统筹,文举则由国子监祭酒百里奚负责,其他官员协助。
现在距离国试已经没有几天了,街上本来四处游荡的士子也是少了许多,大部分人都回到了居住的地方开始了临阵磨枪。
“杜兄,没想到这北平城真是繁华啊!”
男子脑袋四处乱晃,颇为兴奋的对身旁的好友说道,“想那几年前天下当中以中州最为繁华,而现在中州因为战乱早已凋敝不堪,让这北平城成为了天下第一大城!”
杜兄抚着颌下,若有所思道“北平城也经历了数次战乱,但在汉公的治理下却是恢复的如此之快,可见汉公之能,的确是能够平定天下的英主啊!”
男子也是狂点头,“杜兄说的对,所以咱们来参加汉公的科举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杜兄不再多言,而是继续打量着周围的景色。
北平颇为繁华,两人也不嫌初到北平身体的疲惫,颇有闲情逸致的在四处晃悠,等到晌午的时候,男子终于有些累了,拉住好友的衣袖,气喘吁吁道“杜兄,咱们找个地方先吃顿饭歇歇脚,然后在干别的事吧!”
杜兄也擦了擦额头的汗,指着前面街角的一个小摊道“老赵,前面应该是个面摊,就去那里歇歇脚吧!”
“行!”
老赵也看到了那个小摊,答应道。
二人到了摊子,随意找地方坐了下来,老赵抻直了腰板,使劲伸了一个懒腰,大声道“老倌,给我们来两碗面,再来两碗凉茶!”
“好咧!您二位稍等!”
老倌用抹布使劲擦了擦二人面前的桌子,将两碗凉茶端了上来,笑呵呵地对二人道“看二位的样子应该是来参加科考的吧!”
老赵道“老倌好眼力,我们二人来自中州,千里迢迢就是为了参加此次的科考!”
“哎呦!”
老倌很是惊奇道“老头我一辈子都没出过蓟州,实在是不知道中州在哪里,但看二位的样子,应该是很远吧!”
老赵伸出五个手指头,颇为自豪道“五个多月啊!我俩走了五个多月,从中州到晋州在渡过大河,穿过滦州,用了五个多月的时间,而且中途遇到过匪徒,可谓是九死一生,不过也算是苦尽甘来,今天终于到了北平!”
老倌与其他面摊的百姓听到老赵的叙述,皆是一阵唏嘘,光是这么说就能感受到这二人的艰辛。
老倌这时忽然对后面大喊道“老伴,面快点!”
“来咧!来咧!你个糟老头子喊什么喊!”
一名老妇将两碗面小心翼翼地放到桌子上,颇为不满的瞪了自家老头子一眼,又回去下面去了。
老头应该是早已经习以为常了,没有搭理自家老伴,反而对杜、赵二人道“二位公子慢慢用,这面啊!算是老头子我请二位先生的!”
“哎!老倌这怎么可以!”
老赵刚想起身,老头忙对二人道“我们汉公殿下对我们百姓可不含糊,而二位千里迢迢参加科举是想在汉公麾下效力的,老头也招待了不少人,头一次遇见来自那么远的士子。
老头我没什么本事,但也愿尽一番地主之谊,这两碗面就是老头子请二位的,而且一直到科举结束,只要二位来我的面摊,就给二位免费!”
杜、赵没想到这一位就连中州在何地都不知道的老倌竟如此有大义,管中窥豹,就可以知道整个北平的风气如何了!
汉公殿下真是一位仁君啊!
“那个地方怎么那么多人啊!”
老赵将一大碗面吃光,用衣袖擦了擦嘴巴,这才发现前面不远处有一商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