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求活道和流人(2 / 3)

尚生等等,他们有好人、有坏人,有穷凶极恶之徒,有独行天下的侠客,有贪婪的官员,也有贫穷的百姓,简直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

他们或他们的前辈原来是五斗米教,是流民,是穷人,现在已经变成了各种各样的人。

“要是我能饱饭,羌蛮如何胜我!”郑胜嘴里喃喃着这句话,“流民之所以是流民,是因为他们想活下去啊!”

这些人为了生存,只能自己想办法,所以才渐渐地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如果,他能帮到他们,他们会成为他的助力吗?

他要抗击五胡,靠什么?除了自己本身可靠的军队外,百姓民众的支持,也很重要!他如果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生存下去,这些民众必然会成为他最坚定的支持者!

那么,该怎么帮助他们呢?

百姓最重要的资源,就是土地。

可是,他并没有土地,郑氏田庄,他也做不了主!

他突然又想起自己在松野聚北边看到了那片茂盛的森林,想着郑跋告诉他的那些事,这个年代的中华大地,还有很多土地可以开垦成良田!

官府为什么不流民安排流人开荒,将他们安置下来呢?

郑胜不能理解,他想着那些瑟瑟发抖的孩子,愈发觉得他需要帮助他们。

关键是,他要怎么帮?真要去开荒?怎么开荒?没有国家的允许似乎也不许百姓随意开荒土地?还有开荒需要的人力物力,该怎么办?

郑胜陷入深思。

任据办事的效率不错,当天晚上,他就向郑胜汇报,他在城北东阳里找好了院子,询问他要不要过去看看。

郑胜不在意这些,反正这房子他也不常住。对房子,他从来没有要求得很精细,房子而已,能住就行。

任据说完这件事。

郑胜又想起一个人,“你知道梁邹侯是什么人吗?”郑胜有些羞赧,短短几天,他遇到了两次这样的窘况,石满和解周,他们报出自己的来历,郑胜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什么人。他很烦这种感觉。

“呃?梁邹侯?梁邹侯是济南著人故梁州刺史解修,现在的袭封梁邹伯爵位的是散骑常侍、豫州刺史解系。而解修为梁州刺史时,考绩天下第一,故此闻名于世。解系及其两弟清廉自好,也甚有名誉。”

郑胜恍然,原来那位解舍人的爷爷、伯父都是高官啊!难怪郭毅小心翼翼地丝毫不敢得罪。

“世子,为什么突然提到这人呢?”任据很疑惑。

郑胜向他说了解周的事。

“解周?顺阳王的舍人?”任据点头,“世子,解氏一族,绝对是值得深交的。如果有机会……”

郑胜摆摆手,“我想结交人家,可解舍人连看我一眼都不看,如何结交?”怎么邱夫子、任据现在都这样了,要他结交这个,结交那个?

任据只好下去继续忙活买房的事了。

放下这些琐事,郑胜的心里已经有了一个粗略的计划要去实行。

他再次去探望了刘嗅儿,小丫头胳膊上的伤并不重,相对而言乌头毒的毒性对她的伤害更大些。

医者要她静养,刘嗅儿只能老老实实的待在自己的房间。郑胜进来时,她正在看书。

郑胜瞅了一眼,“嗅儿,你在看什么?”

刘嗅儿拿给他看,是一本诗经,问“世子找我,有什么事呢?”

郑胜挠了挠头,有些难以开口,“嗅儿,你可愿意再去城西见求活道的人?”

刘嗅儿放下书,低声道“世子想要我做什么呢?”

“我想帮他们。”郑胜向刘嗅儿解释了他的想法,“春风里的人一直生活很艰苦,我想请顺阳郡太守赐予他们土地,让他们真正地安居下来。”

刘嗅儿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