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公堂之上(中)(1 / 2)

“陆小友,你来这里又是因为什么呢?”

陆芸羞赧道“我?我……我在不久前,接到父亲的家书。他竟然被免了官职,之后又旧疾复发。我匆匆辞别了士衡叔父,昨天才回来了荆州。”

羊贾恍然,说道“原来如此,那请代我向你父亲问好。”

羊贾望着拥挤的人群,依然有些疑惑,在他的印象里,陆芸绝不会来这种场合。他看着公堂,若有所思。

开堂的准备工作顺利结束。

凉习气定神闲的从后衙走出,坐在主审的位置上,然后看了眼堂外的围观人众,嘴角不禁抽了抽,竟然来了这样多!

不过,他也只是咳嗽一声,淡定的说道“请郑、刘两家的人上堂吧!”

随着命令向外的传递,早就候在外面的原、被告们纷纷入场。

陆芸看着那几个神态自若、昂头挺胸,和她年纪相仿的少年走在了人群的最前列,心里不由的想“这是郑家的人?难道是郑世子亲自上堂了?不知哪个是他?”

这时,只听羊贾似有意或无意的指点道“这几个应该都是郑胜从小长大的伙伴。这小子却偷奸耍滑,没有过来!”

陆芸点点头。她心里莫名的有些失望。

紧跟在少年身后的是几个神色畏缩、不安的人,他们一直战战兢兢地低着头,有些许时候还偷偷摸摸的左右看,可胆量只能维持一瞬,随后他们又迅速恢复原样。

再往后是几个面色难堪的中年——他们是刘氏族人。

两方泾渭分明地在堂下站好。

凉习一拍惊堂木,不威自怒的开口“开堂!今日本官审理尔等两家纠纷之事。郑氏一族,先行陈述你们的状告吧。”

只见站在左侧的郑氏众人中一名少年站出来,端端正正的给凉习施了一礼“我是郑胜世子的书童王钧。自元康元年起,我郑氏在顺阳县东陲荒野开垦了数百亩的田地。但没想到,一个叫刘仲的人私下里从我们的佃户手中诈去了……”

“这些人真是郑氏的佃户?”另一旁,站在最前的人语气平淡的开口。

凉习凝眉看着他,这人他认识。刘务,是刘氏当代家主的次子,同时也是宛城里的名士。因此,凉习并没有因为他打断了王钧的发言而斥责他。

“据我所知,顺阳县万泉乡各村都属于顺阳王的封土。他们怎么成郑氏的佃户了呢?”刘务侃侃而谈。

王钧沉默了片刻,道出实情“我们郑氏与顺阳大王有约定,顺阳东部一些土地的二十年使用权归我郑氏所有。这是契书。”王钧从袖口取出一张契书,交给了郡吏。

凉习细细的读过,略感诧异“郑世子这桩生意似乎做得并不高明啊?”他心里想着这莫非是顺阳王逼迫郑胜签下的?

“高不高明,看谁在做。有本事的人自然可以点石成金。”王钧身后一人走了出来,“三年前,万泉乡河洪泛滥、满目疮痍,百里之土,少有人烟。而现在,是何等模样,世人皆知。”

凉习稍感不快,道“尔言之有理。郑世子在万泉乡这几年,作为果是不凡。不过,你又是谁?”

“在下万云。敢问刘务阁下,刘仲是否是你家之人?”

刘务看着万云,冷笑道“你不过是郑氏小儿的书童玩伴,有何资格质问我。”

万云朗声道“太史公书商君列传中,有一段讲的是太子嬴驷的故事,太子触犯了商君的法律,秦国人刑其傅而黥其师,毫不容情。由此观之,王子犯法尚与庶民同罪。那么公堂之上,公子、书童又有何区别呢?”

刘务冷笑着“暴秦三世而亡,由此观之,卫鞅那一套也并非治世良方。”

凉习咳嗽一声,忙把话题拉回来“既然万泉乡是郑家的地方,那么刘氏确实是侵占了郑家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