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梨涡去了厨房。
饱餐一顿的李牙侩里外慰贴,“昨儿忘了问你们一个事了,你们这地契是要白契还是红契啊”
“白契,红契,这有啥什么区别,”珞枝迷惑不解的问到。
“老爷子清楚吗?”李牙侩又问老爷子。
“不是很清楚,我就知道白契,咱们乡下大都是这个,红契知道要去衙门里办,具体咋办就不知道了。”老爷子说道。
白契和红契,这地契里还有这么些的讲究不成?珞枝完不懂,阿爷虽然是成年人,知道白契和红契是怎么一回事,但他并没有亲自经手过。李牙侩此时吃饱喝足心情甚好,左右无事,又要显露他的本事,就慢慢地给讲解起来。
简单地说,白契又叫做民契,红契又叫做官契。昨儿个大家买卖双方经众人签下的就是民契,这民契送去县衙,交齐了契税之后,经过官府的验证,办理正式的过户手续,由官吏在民契上粘贴官方统一制的契尾,再盖上官印,就是官契了。官契之所以又被称为红契,就是因为官方盖的大印是红色的篆体。
李牙侩这一掰扯掰扯,珞枝就懂了。
“经我手的买卖,大多都要办红契的。”李牙侩又道,“也有那些只拿白契的,能省下些税银。不过以后若是衙门查究起来,税银依旧是要补的,弄不好,还有重罚。”
经牙侩订立的买卖契约,如果不去交税,那么被查出来后,经手的牙侩也要跟着吃挂落。
“当然是要办红契的。”珞枝连忙说道“这事还要李哥帮忙。”
穆老爷子也说了些客气话,请李牙侩帮着办理红契。
“这是当然的。”李牙侩立刻就应承下来。
珞枝虽不懂现在的衙门是怎么个办事流程,但是料想和她前世也差不了多少。若是他们去交税,办红契,只怕要跑冤枉路,还要看人脸色,甚至要花钱打点。可是李牙侩熟门熟路,在官衙里又有李官牙这层关系,他可以很快轻而易举的就将这红契办下来。
珞枝和阿爷商量了一下,他们买田的银子是二十七两五钱银子,需要交一两一钱银子的契税,牙侩们经办房宅田地买卖,一般要收取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的辛苦钱。连蔓儿就从的荷包中,取出来二两的碎银子,一并都交给李牙侩。
“那就有劳李哥了。”珞枝笑眯眯说道。
李牙侩很是谦让了一番,高高兴兴地将银子接了。二两银子,除去交契税的,他能入手差不多一两的银子,这超出了他一般的收入,这家人出手大气。
“今儿个天还早,我现在就去县里,今天就把这红契给你们办下来。”李牙侩心里满意这家人会办事,就开口允诺道。
穆老爷子自然是满口的感激。
珞枝见李牙侩这样应承,心里也是高兴。她在买卖上可以尽量的和对方讲价、压价,但是给这些经手办事的人的银子上,却不能俭省。不仅不能俭省,还要尽量多给,这样人家才肯真心出力为你办事。
而且珞枝心里还有打算,她不会只买这三十亩亩地就满足了,以后她还会买更多的地,还要做别的生意赚钱,相与下李牙侩这样消息灵通的人,是非常有用的。
珞枝拿一个竹篓给李牙侩带了一篓子大枣,说是给孩子们打个牙祭,李牙侩满面红光的收了,赶着马车替珞枝家办红契去了。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这一家人就起来了。珞枝头天晚上就做好了包子装在竹屉里,现在只要烧大火蒸熟即可。
给张屠夫带的包子一会儿拜托另一个赶车师傅夰叔带过去,穆四叔今天不出车,他要带着牛车替珞枝家收花生。
锅里蒸着的大包子才上气,穆莹一家四口就部过来了,穆老爷子连忙安排他们坐,穆四婶则带着穆莹直接进了灶房,帮珞枝一起动手做早饭。
今天要干重活,早上这餐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