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 仓禀实(2 / 3)

食香满农门 焱子 5390 字 2021-03-10

刀切成薄片,拿盐和姜片腌制上,等饭好了就可以炒菜。

珞安欢快的跑了进来,说是穆莹一家坐着自家牛车回来了,穆四婶让珞枝吃完饭去她家,还给捎口信的珞安口袋里兜了满满的落花生,珞安拿自个的米粒牙咬开花生壳,剥出花生仁,举着喂给了珞枝吃。

这小家伙怪不得珞枝疼他,这阿弟情商高,又懂事,就招人稀罕。

等老爷子去田里放水回来,整个院子里都香气萦绕,引人垂涎。

阿树不喜欢吃生花生,他肚子早饿了,一看见老爷子的身影进了院门,就飞奔去了灶房,比划着要珞枝开饭。

“呐,把猪肝端出去,再进来端猪脚,”珞枝把猪脚拿大木盆装了,太重,她可不敢端,万一撒了,她会泪流满面的。

一家四口,珞安挨着珞枝坐,阿树坐珞枝的另一边板凳,老爷子居主位,开饭。

猪脚油亮的棕红色,就很引人食欲,浓郁的甜香,更让人垂涎三尺;软软的口感,让人回味无穷,入口即化。

“好香,太好吃了!”说完,老爷子大大地咬了一口,这猪蹄软软的,糯糯的,入口即化,让人不由自主的喜欢。在他口中化开的同时,一股浓郁的肉香在口中弥漫开来。

一家人午饭吃得极为畅快淋漓,近六斤的猪脚居然连汤都没有剩下一滴,都被大家拿来泡饭吃了。

珞枝怕大家猛的吃这多肉积食,去泡菜坛子里装了一碗酸水出来做汤,让大家喝了,解腻不说,还爽口。

老爷子听珞枝说了卖卤花生遇见恶霸的事,知道承了秦奋的人情才无后顾之忧,让珞枝记着,以后可得回礼。

提了三斤野猪肉,三个孩子去了穆莹家。姚掌柜让穆四叔给她捎话,说是这建屋的工匠传信过来,就这五六天到,一行有六个人,让珞枝早点合计好,趁着金秋时节,不冷不热,起屋正当时,人到就开工。

这下珞枝麻爪了,起屋啥款式她知道,至于需要些什么,她就两眼一抹黑了,这古代也没水泥混泥土空心板这些建筑材料,她真的说不出个章程。

穆四叔下午不出车,索性锁了院门,一家跟着珞枝回来她家,这乡户人家起屋是大事,疏忽不得,大家一起拟个章程考虑面一点。

珞枝拿出上次给珞安买的纸笔,在纸上画出了心目中的理想家园,结果因为不惯使毛笔,画出来的结构图这里一团墨那里一团,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硬是没看出她画的是房屋。

前世,人人手机电脑打字,连握笔的机会都不多,更何况这软踏踏的毛笔,珞枝表示她已然尽力,你们看不懂,姐也没办法。

珞枝只得道:“材料就用木材和青石,屋顶用瓦片,款式和轩源楼差不多,你们看看还要些什么?”

《昌言·理乱》有句豪人之室,连栋数百。现世中,能有连绵数百栋房屋的土豪极少,别说珞枝,就是活了近五十年的穆老爷子也没见过。吉安镇的轩源楼此等建筑已是他们所见之最好最豪,一听珞枝的要求,都拿眼瞪着珞枝,一脸不可思议看着她。

轩源楼与历史长河中的明代建筑较为接近,珞枝前世活了二十四年,看过的古建筑大都是明清风格,个顶个的都是她的心头爱,尤其是杭州苏式建筑风格的合院,简直不要太好。

“珞枝,这轩源楼可不是当地工匠能做出来的,你看看咱们村里,大都是夯土墙瓦片顶,这样造个五间房加个院子围墙只需花费四两银子,似你家这茅屋房,就只花几百个铜板,轩源楼可得上百两还不知道打不打得住呢!你可算好手里的钱。”穆四叔在心里核算一下造价,对珞枝说道。

穆四婶本来在一边帮珞枝家绣鞋面,这耳听一百两三个字,愣怔住,造个房子尽然需要上百两的银子,似天方夜谭,他们这辈子都没见过这多的银子。

她倒是知道珞枝卖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