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说有石块树林的地种植石斛更好。
老爷子看时间还早,拿四个背篓装了石斛鲜条,上面拿晒干的花生秧苗遮挡住,和阿树把东西放在骡背上,进了城。
今天吉安镇也搞了白露祭祀活动,不少进城看热闹的四周乡户人还未散去,老爷子直接去了杏林堂,医堂因庄户人家普遍贫穷,故在这儿,不容易撞到熟人,老爷子颇有心机。
就如珞枝所说的,这猪草果然价值不菲,还是什么“不死草”“仙草”“还魂草”“救命仙草”这掌柜说出的每个名字听在老爷子耳里都让他心花怒放。即便这东西有如此功效,还真价格低不了。
掌柜的一再强调,这石斛有多少他就要多少,包括花和叶子,他通通都收。此话一出,老爷子坐不住,刚刚他们一家把花和叶子都摘了,还丢在院子里头,他要赶紧回去打整好。
四框石斛鲜条共计二百八十七斤,一斤二百文,合计纹银五十七两四钱整。
老爷子似踩着七彩祥云回了家。
回到家,他把钱让孙女收好,赶紧着拿竹筛晒好石斛的叶子和黄花,带着阿树、珞安又去挖石斛去了。
近晚饭前,老爷子又挖了近六百斤石斛,想到一会有人来家吃饭,把石斛都收在了后罩房里。
晚上席开两桌,阿爷、里正、族长、里正长子穆应华,族长长子穆业贤、穆郎中、穆四叔、穆珞景八人刚刚好一桌。
女桌这边桂奶奶和族长夫人穆虞氏坐主位,左边是穆陈氏和穆四婶,右边穆应华媳妇穆钱氏,穆业贤媳妇穆李氏,下首坐着珞枝和穆莹,另珞安等五个萝卜头摆了一张几子,大人给他们夹菜随他们自己吃。
珞枝这手艺没得说了,是这个”,里正吃一块红烧猪脚,软糯可口,伸出一个大拇指,大家纷纷附和点头,这满桌的菜式丰富不说,味道那真是恨不得把舌头吞了往下咽!
“我还是头次吃油渣炒空心菜,这味道居然比肉都香”,族长夹一筷子空心菜,这滋味,绝了。
“生三块,熟三块,不生不熟又三块”这是首老里流传下来,嘲笑馋嘴媳妇掌勺偷嘴的歌谣,粮食短缺的现世,馋嘴是做人媳妇的大忌。所以,这世女人烧菜,靠手感,不带尝味。
珞枝掌勺做一下午菜,虽没偷嘴,不过菜味是尝遍过的,对自己的手艺还是很有信心,当下看大家吃得香,自是眉眼带笑。
穆虞氏抬眼仔细打量这个之前穆家村的隐形人一样的小姑娘:糯米团子般白净面容上一双黑亮大眼睛,弯弯的眉毛,微微上翘的鼻尖以及上翘的嘴角,无一不透出欢喜的意味,使人一见就禁不住心生欢喜。
再看她盘在头顶的发髻,溜光水滑,一丝不乱;身上的夏布衣裤衣领处带着精致的绣花,衬得脸盘子更是秀美了几分;脚上一双布鞋,洗刷得一尘不染––这孩子,于氏惊叹,收拾得不是一般的干净。
再细看珞枝衣着,咂舌不已,我的乖乖,这一身成衣她看见福瑞祥绣庄里要卖500文,不得了!
大家一个个酒足饭饱。男人们在院子里聊天,女人们除了桂奶奶和虞奶奶,则都帮着珞枝整理厨房。
认亲仪式开始,阿树,不对,应该叫穆珞景,对着阿爷头额抵地跪拜三拜,改口叫“阿爷,”穆老爷拿出一块纯银的长命锁给他挂在脖子上,礼成。
珞枝和珞安改口,称穆珞景“大哥”,也各得纯银长命锁一块,老爷子分别替他们带上。
明晃晃的大银锁在月光下发出温润的莹光,一时在座的女人都有些眼热。谁家还没个孩子,这长命锁给孩子戴寓意吉祥,添福添寿 ,避灾驱邪。可至如今也就里正家长孙出生时得过一块,重也就二钱。
会算账的穆钱氏在心里暗暗心算,这一块长命锁重一两,三个就得三两银子,再加上火耗十分之一,这就三两三钱了。乖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