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虎大威战死,卢象升重伤的时候,私底下其实很多官员是在谈论如何求和的事情的。只是没有敢摆在明面上,不愿意做那个千古罪人,杨嗣昌不愿意,朱由检更加不愿意。更何况后来多尔衮被杨鸿章逼退之后这种说法就烟消云散了。
所以这几名审讯王乐年的锦衣卫对于王乐年的前半段其实是有点同情的,要面对高阳那么多乡亲的唾弃,要亲手将功臣拒之门外,如果他当初知道杨鸿章夜袭清营的俘虏了豪格与鳌拜的话,王乐年估计连皇帝的命令也不会听,更不用说什么杨嗣昌了,逮住豪格是多么大的功劳,那时候杨鸿章只是一个守备,他是正牌的高阳县令!功劳大部分都会是他的!
河间他再次错过了机会,一个可以火箭一样蹿升的机会,他站在杨鸿章的对立面,杨鸿章俘虏岳托的功劳自然就没有他的份。
不过对于天津的事情,锦衣卫刻就不认为这是杨鸿章和他的手下人逼的。而是王乐年自己利欲熏心!
不过王乐年已经认罪,锦衣卫的任务也算是完成了,对朝廷对那些逃难到天津卫的保定难民也算是有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