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起,互相照应着,这样才安一些。不说路上有打劫的,就是遇到个熊瞎子也要命。要我说呢,你们应该找个商队。”
还有劫道的?秦牧更是犯愁了。
这年头真不太平。
“文定有商队吗?”就是前途再难,也得走。
“要说两位真是有运气。明天杨家商队出门,今天响午才在这里吃的壮行酒,你们不如找杨家搭个伙,一起走。”
秦牧想来想去,觉得这似乎是唯一的办法。到锦州,他不认路,没有向导寸步难行,还别说一路的危险了。
可是,人家的商队,能随便加入吗?
掌柜的老于世故,看出秦牧难处,热心的说道“秦少爷,咱们见面就是有缘,我给你带个话,老杨家总得卖我个面子。”
辽国是契丹和汉人共同生活的地方,可是汉人处在绝对低等的位置,比起契丹人,天生就地位低下。掌柜的很少见到汉人男子娶契丹女人为妻,还是这么漂亮的契丹女人。
传统都是汉人的漂亮姑娘嫁给契丹汉子。
秦牧这是给汉人长脸了,连掌柜的也觉得面上有光彩,所以他愿意帮一手。而且这么漂亮的姑娘,却生了这样的怪病,白痴一般,掌柜的也可怜她。
有了掌柜的介绍,秦牧顺利的加入了杨家商队。
商队不是很大,不过十几辆大车,人员七八十口。
商队老大看秦牧自己带着马车,不会给商队多添麻烦,只是多了两个人而已,又看着客栈掌柜的面子,点头接纳了两人。
从文定到锦州,只有一条路,就是顺着大灵河走。大灵河能行船时候,商队坐船,上冻之后,就骑马赶车了。
走不到半日,秦牧和彼此都有了一些了解。
秦牧没想到,竟然是杨家将后人。这么算来,还和自己多少有点亲戚关系。
杨家将第一代是杨老令公,杨继业,他的夫人,就是佘老太君,不过这是演义小说的写法,实际佘老太君这个“佘”,就是府州折家的“折”。
杨继业娶的就是折家姑娘,秦牧也娶了折家姑娘,这样曲里拐弯算起来,秦牧和,还拉的上关系。
有了这层关系,气氛就不同了。
“秦少爷,”有点好奇“夫人这是?”
“杨员外,”员外是这时候的通用尊称,没有官位直接叫这个没错“这个,是我在辽国刚娶的,刚过门就得病了,带回家请郎中看看。”
他知道肯定会有问题。自己娶了折家姑娘,以折家的地位,他家姑娘自然不会做小,那么眼前这个肯定是小妾了。
秦牧主动说起折家,也是为了拉关系。这个时空,人情味更浓一些,多点关系,多点照应。在辽国他可是人生地不熟,还带着一个傻公主,出点什么事,多一份助力总是好的。
“噢,原来如此。”这才明白。他如今四十多岁年纪,过了青年,正在壮年,明白年轻人好色。余里衍如此漂亮,自然秦牧忍不住。可以理解。只是可惜了,才过门就得了这病,要是治不好,可有的他罪受。
“杨员外,”秦牧指着车队问道“这些商品,是沿途交易呢,还是都卖到宋国?”
对于本时空的一切,秦牧都要尽可能的了解。眼前就是个机会,不能错过。
“都是辽国的出产,在这里卖不出价钱。只能卖给宋国。”
“这么多车,看来杨员外这次要大赚特赚了。”秦牧也会说恭维话。
“借你吉言!”淡淡一笑,似乎不愿多谈这方面的事情。
秦牧知机的告退了,回到自己车上。
不管怎么样,再过几日就能到锦州,到时候扬帆出海,一路跑回大宋就完了。渤海应该不会上冻吧,这都四月初了。
晓行夜宿,一路走来,到了宜州。
下一站就是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