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般的大。就好像后世,大家都想着去北上广深,有多少希望去老少边穷呢?
折可求也没更多办法,只能依照秦牧的建议,给钱!
去了就给钱,一个人头三十贯钱,这是安家费。同时,到地方就能有地种,有活做,能赚钱。
赚钱赚钱赚钱!秦牧也没别的办法,既然不能用武力强迫移民,那只能用经济诱导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俗套的方法,就是有用的方法。
有折家人作担保,府州麟州的百姓还是相信的。毕竟折家占据府州这么多年,这片地方上的百姓都把折家当土皇帝看。
移民潮从小到大的开始成形。
开始还只是一些胆大的,想来碰碰运气,接着就是失去土地的破产农民,再接着,连一些日子过得不错的佃户也开始离开大宋,加入了移民潮——宁边赚钱容易,还赚的多。
谁都和钱没仇,而且大宋更是经济活动发达,市民百姓对于钱的渴望远超辽国和西夏。
有钱做诱饵,什么都好说。
宁边城的人口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开始极速的扩大。不知不觉,竟然达到了三万人口。
这个数字让折可求喜出望外。三万人的城市,简直是很了不得了。
本时空人口远远不如后世,就算是东京汴梁,也不过号称人口百万。那是天下第一大城市,自然不能相比。可是就拿青州来说,这也算是大宋的三线城市了,人口不过十七万。
在边陲小城能聚集三万人口,折可求非常满意。
可是这个数字没法让秦牧满意。
三万,后世随便一个大学城就秒杀这个数字。一个清华大学,学生就四万多,还不算教授和各种员工。
搞工业,搞农业,在没有后世先进的工具支持下,拼的就是人口数量。
要不哪里来的那么多大会战!没别的,就是没钢没铁,只能靠人。
改天换地,在这个时空,没有大量的人口是不行的。不过现在就这个条件,不接受也得接受。
那就干起来吧!
宁边城化身成第二个微山湖,从一个宁静的边陲小城变成了繁忙的巨大工地。
各种建设鳞次栉比的开始展开。这么多人不能没地方主,要盖房。
除了盖房之外,更重要的是各种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养鸡场,种畜场,机械制造厂,砖瓦厂等等等等。甚至秦牧还规划了一个制药厂。这样一个新的城市化进程,让折可求有点手忙脚乱。
他是从秦牧那里听来了一肚子的计划,本以为自己明白了,可是真的一上手才发现,他还是离领悟真谛差着十万八千里。
幸亏有弟弟折可存帮手,才让他度过了艰难的开局。
折可存从头参与了微山湖煤矿的建设,所以再建立一座新城市,即使难度增加了许多倍,但至少他是有经验。
不过折可存在建设新宁边的过程中吃够了苦头,因为宁边城上下只有他一个人有现代化建设经验,手下没有可用的兵。
每日里折可存忙的焦头烂额,苦不堪言。往往一件事,他觉得自己说的非常明白了,可是手下做起来一定走样。
宁边虽然是个小城,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尤其秦牧给大家勾画的是一个后世的麻雀,五脏更是给添了不少。
折可存几乎忙的没时间睡觉,可是仅仅能勉强维持住工作不停顿,要想大踏步的前进,就好像微山湖煤矿那样,他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个烦恼直到近卫团到了才彻底的解决。
近卫团三百多人在三月初开进了宁边城。
他们很清楚自己的作战目标,就是拿下河套边上三座城市,宁边,滨海,东胜州。他们一路上也热烈的讨论着,都憧憬着近卫团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