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你跟我要利息也这么狠呢!
九出十三归,这是高利贷啊!放高利贷都放到朕的头上了!
可是他还真没办法。向家也是士大夫一员,而且是有头脸的一员,根深蒂固,枝繁叶茂,赵佶更不敢得罪。
反正钱有了,买幽州的事情先办了再说。
只是他有一点想不明白。
向家要皇上以滕县矿产作抵押,这个可以理解。借钱吗,肯定要不动产抵押——虽然赵佶不知道这个词但是意思一样,没有抵押,质库凭什么借钱给你——难道皇上脸比别人大吗?
可是五十万两银子和五十万匹绢,对于向家来说,不过九牛一毛而已,他们怎么还要自己等等,说要筹集呢。
这点东西,你们还让朕等毛线!
不知道金国人着急吗?
赵佶当然不知道向家的打算。向家如今比赵佶还着急。
向发,向仲的长子,质库的现任掌事人,正马不停蹄的向幽州赶去。
向家非常着急!
这可是天下掉下的金山,如果自己不接着,那都得自己抽自己的脸。
堂堂大宋皇帝,被五十万难住,而借到了自己府上,这可是天赐良机呀。
借,必须借,而且赵佶借的太少了。五十万,填不饱向家人的胃口。
起码五百万贯!
如果赵佶借了五百万贯,这样才能给大宋皇上在还款上制造一点困难。五十万太少了,给赵佶一俩月时间,他就搜刮回来了。
五百万的话,赵佶就不能那么快筹集了。只要一旦延期还款,利滚利的算,向家可以要到二三千万贯都是小意思。
可是如果谁要是以为向家看重了两三千万贯铜钱,那也就太小看向家人的眼界了。
这点钱,真不在他们眼里。蔡京富不富?可是蔡京是富一代。他没传承,是自己拼出来的,只拼了一代人而已。
向家可是累世为官,财富的规模远不是蔡京可以比拟的。
两三千万,真不算什么。
他们看上了微山湖石炭。
作为大宋的顶级财阀,向家一贯留意市面上的动向。
最近市面上的石炭生意有了异动,大量的微山湖石炭冲击着原有市场。价格不但低,而且量还足。
汴梁的石炭生意本来有十几家在做,可是随着微山湖石炭的突然发力,很快别的地方的石炭就被挤出了汴梁。
如今,京城内只有一个地方的石炭,就是微山湖石炭。
向家派人打探过,说是原来的滕县石炭,被折家拿下了,现在扩大了不知多少倍。
向仲立刻意识到这里的商机。因为滕县的矿,是属于官家的。这个性质改变不了。
折家虽然不知道怎么拿下了采矿权,可是他拿不到地。地还是赵佶的。
所以向家要赵佶以滕县——也就是微山湖一带的地契做抵押,就是要拿下微山湖的矿产。
既然折家已经开好了路,那么就可以靠边站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吗。
微山湖石炭,要姓“向”。
正因为如此,向仲不能只让赵佶借五十万,太少了!要多借,五百万起步。
可是赵佶借钱是买幽州,而幽州城,金国的开价只有五十万!
这让向仲不禁一阵鄙视——穷鬼,没见过钱!
不行,你们得多开价,高点,就五百万吧。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向仲一边借口筹集银钱,拖着赵佶,一边立刻派出大儿子向发昼夜兼程奔向幽州。
务必找到金国四太子,再联系到金国皇帝,让他多开价!
告诉他,尽管开口,五百万起步,不管多少钱大宋都会出的!
向发快马加鞭,幽州城已经就在眼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