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虽然行医半生,可是却囊中羞涩。所以这个学堂的建造……”
“这个我掏钱,掏钱的事都是我来,您只要办好学,教好学生,看好病人就行了。”
“了然!那秦少爷你看医馆和学堂的名字?”
“我都想好了。这医馆吗,就叫同仁堂。学堂吗,就叫协和医学院。”
“作何讲?”
“医者,对待病人,一视同仁,此其一。其二,医者仁心。所以医馆取名同仁堂。”
“高明!那学堂呢?”
“协和吗……”其实秦牧只是随口一说。叫什么不是叫呢,后世医学院中,协和医学院的新生录取分数最高,他自然就用了这个最高的。
“阴阳自协璇玑运,和煦潜随缇管升!”秦牧想起了这首诗。
“秦少爷大才!晏同叔这句诗用在这里,简直是绝妙!”
这是晏殊的一首诗。
“阴阳自协璇玑运,和煦潜随缇管升。
十二紫关鱼籥启,九重晓阙绛烟凝。
芳华稍变青门柳,寒冻微消北陆冰。
宸藻下颁羲日丽,八弦民庶保年登。”
这是一首命题作文奉和圣製立春日。
但是用在这里,取其立意,反到极端的应景。
“秦少爷,这同仁堂,还有协和医学院,在下一定尽心竭力,百死不辞!”
许叔微万万没想到自己不过是偶然来到吴家庄,却遇到了各种奇人奇事,尤其是遇到这个神秘的秦少爷,竟然让自己一直的梦想化成了现实。
学不学西医无所谓。现在手里有了《本草纲目》,他的医术定然能更上层楼。
而且有了协和医学院,就可以将自身的本事传授出去,治疗更多的病人。
更何况秦少爷还这么好心,给自己建了一个同仁堂医馆。
莫非自己否极泰来,时来运转了。
若不是那日灾民作乱,自己恐怕未必有如此机遇。
想到这里,许叔微突然想起要问问秦牧,那些灾民都去了哪里,怎么一个也不见了呢。
秦牧哪还给他机会,赶紧溜吧。大把事情还等着自己去做呢。
医学院和医馆的具体事务,自然有姜月奴来实际处理,他要抓紧时间赶去利国监上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