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堆,满朝文武没半个能分担的,自己一个人扛着,本就一肚子气了,现在李纲还给他没事找事,也真是太不懂事了。
如果按照你的意思,我抄了书坊,抓了作者,然后呢?天下人都骂朕,你躲一边凉快,真是岂有此理。
这种“背黑锅你来,有好处我吃”的态度深深的激怒了赵佶。满朝文武,是如此不堪。
你们根本就不从心底替朕着想。
比如李纲上次弹劾折家。你列举折家多少大罪有什么用,关键是怎么处理。朕是有兵还是有钱?你能给我变出来?没钱没兵,朕拿什么解决问题。
还不是要徐徐图之。自己那一番精妙的操作,李纲这蠢货哪能想得出来。
现在又给自己出难题。
《西游记》短短时间内传遍了汴梁。京城里不分男女老少,每个人都喜欢孙猴子,你让我把书给封了,这是让朕自绝于天下呀!
再说,那个书坊你知道是谁的吗?韩侂文,他舅舅是向仲,朕还欠向家一屁股债呢,我能封他外甥的书坊?
至于作者,吴名士,就是根本没有这个人。无名氏,我哪里去找!
真是神经病。
正事不管,一天到晚在鸡毛蒜皮的事情上纠缠。
舍本逐末,何其愚蠢。
现在金国人在朕的京城里面横行霸道,把汴梁人欺负的敢怒不敢言,这股子怨气哪里发泄?
现在有一本《西游记》能拴住百姓的心,给他们一个寄托,一个希望,这不是好事吗?有孙大圣,一切妖魔鬼怪都不是对手!
而且孙猴没办法的时候,不得请朝廷帮忙吗?这还是在体制内战斗呀!
这个道理,你怎么就不明白呢?
封了《西游记》,你给朕造一个好汉出来?你这细胳膊细腿行吗?
“斗战胜佛,这个名号不错。”赵佶最近在考虑提升佛门地位。正一道造反对他打击太大。
这么多年来,赵家一直推崇道门,压抑佛门,现在被正一道狠狠地打脸了。这让赵佶感觉极端生气。他必须提升一下佛门的地位,用来抗衡道门。
孙悟空的及时出现,正是个由头。
虽然他跟着菩提老祖学艺,源于道家,但是最终皈依了佛门,这可以让佛门地位得到巨大提升,同时打击到道门的声誉——你们连孙猴都没留住。
其实这里有个更深的含义赵佶没法说出口。
正一道造反花样百出,张过搞出了一个八仙,这让民间对天师军充满了好奇和畏惧。他们可是仙人的军队呀。
赵佶不能再捧道门了,他得捧佛门。
现在突然出现一本《西游记》,里面有个齐天大圣。这猴子可比什么铁拐李何仙姑牛多了。
八仙只是短短的小故事,孙猴可是长篇大论。
你有八仙,我有孙猴,我让孙猴打死你们八仙。
至少在民间,有孙悟空的出现,八仙就抢不了风头。如今汴梁城谁还在意八仙,他们喜欢听孙悟空的故事。
“拟旨,嗯,让大相国寺供奉斗战胜佛。”赵佶决定给猴哥点供奉。
梁师成立刻提笔唰唰地替赵佶构思书写圣旨——他最能体会到宋徽宗的心意。
李纲碰了一鼻子灰,悻悻地回了家。
李维见状连忙问道“大哥,官家怎么说?”
抄书坊的主意是李维出的。韩家的书坊对他的生意影响巨大,眼看着书坊也快做不下去了,他怎么能不着急。
“对付折家,要再等机会。”李纲倒没怎么气馁。他是百折不挠的性格。
《西游记》虽然作者写的是“吴名士”,好像是吴国名士的意思,但是这人是谁?在哪?谁也不知道。
汴梁城都知道韩侂文勾结上了秦牧,不用问,这一切都是秦牧搞的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