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秦牧的战略选择(3 / 3)

大宋混世魔王 凭鱼跃 7453 字 2021-03-11

当然,这是石遗等人自己给自己找气生,实际上金兀术哪知道近卫团的存在。

但是石遗等人就是被气的有点要疯。他们是一支新的军队,是碾压一切的存在,谁知道却被人家打上门来,这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必须把场面找回来才行。所以他们一门心思的就想打金国。

最终秦牧不得不劝住了大家。无论如何,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政治是为了利益。现在打金国,真的毫无利益可言,一点油水都没有。

秦牧又不需要东珠和海东青,他要的是那块土地遵循自己的制度。可是这个制度还没建成呢,还缺少大量的人才。现在拿下金国,得不偿失。

其实说了这么多,一半是这样推演比较正确,而另一半就更加关键了。作者写这本书的时候,是2019年,这个时候网文的管理突然变得极为严格,有了许多条条框框。

这样作者就不能不考虑这本书能不能继续写。一个比较大的框子就是不能改变历史。目前书里的时间是宣和五年七月份,这个时候大宋还不是北宋,靖康耻还有两年才能发生。

如果现在出兵把金国灭了,那么靖康耻也就没了。然后呢?赵佶怎么在宣和七年退位,赵桓怎么上台,这都是问题。

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这些框架,我是写到一半才突然赶上这件事,这样就导致我的大纲不得不有一些变化。

因此我不能这时候就去打金国。所以先要去打张过。

天师军占据江南这件事是没有的,所以近卫团干掉天师军,等于是恢复历史,不会被和谐掉。

当然,我上面这一段话,读者可以忘记,因为即使没有这些写作中的问题,我对于战略目标的选择也是有道理,并不是胡来。

江南有粮食,有熟练工,而且离大宋的核心远——比微山湖还远,更适合秦牧操作。

所以必须打江南,打天师军。

秦牧刚为石遗等人统一思想,就接到了穆南行传来的消息,说是高俅挂帅,再去打天师军。

这简直是瞌睡遇到枕头,自己正愁没有一个名义呢,结果赵佶给他送来了

那就也照葫芦画瓢。上一次折家军怎么和韩世忠配合,这一次再来一遍。

折可求根据秦牧的命令,再次组织了一支三千人的折家军,迅速的给派了过来。

这一次打张过,赵佶非常着急。

张过截断了江南粮食运输线,汴梁的存粮一天比一天少,赵佶不能不着急上火。

他一天三四道圣旨发出去,就是催促种家军刘家军折家军速速行军。

西军以比原来快得的速度来到了京城,和禁军汇合一道,在高俅的带领下,向着江南前进。

在大军路过微山湖的时候,近卫团汇入了折家军的队伍。

他们的目标是扬州。

韩世忠和武松退败到那里,隔着长江和天师军遥遥相望。

高俅要和韩世忠会师,然后以扬州为基地,开始剿匪平叛。

在宣和五年的八月,讨伐张过的战斗正式打响!

同时,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病逝。

金太祖,完了,他再也没有机会亲眼看到一个新时代的出现!

这不知道是他的幸运还是不幸。

幸运的是,他没有看到金国消亡在秦牧手里。

不幸的是,他没有看到那种征服天下的势力,是如此强大又浩瀚。

以金太祖的雄才大略,不知道他如果能看到未来的一切,会怎么评价这一切的缔造者——秦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