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跟你保证,工业的核心,永远都在我们的手里。除了我,没人可以再创造出这一切来。这就不是人干的事。”
秦牧最后一句话是个小小的玩笑,好让美鸾放松心情。
折美鸾果然轻松了下来。既然官人这样说,那就一定有把握。
这样她就踏实了。折美鸾相信,秦牧说的,一定是真理。他说没人可以复制,就一定没人可以复制。这样折美鸾完确信,自己一家永远站立在世界的顶端,这就足够了。
不过世界那么大,总有人不信邪。
金国四太子就不觉得自己做不出火炮。
他和赵构私下达成了交易。赵构为他火器的制造技术。包括制造火炮天雷和。作为交换,金国会把赵构扶上皇位。
当然,那时候的大宋地盘要严重缩水。长江以北,要归金国。
赵构才十八岁,正是敢想敢干的年纪。
在皇位的诱惑下,九皇子果断的出卖了大宋的最高军事科技。
这并不是赵构头脑发热,而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
金国如果没有火器技术,他们很可能打不过现在的宋国。如果金国打不进来,那么宋国就会一直这样下去。
赵佶完了是赵桓,赵桓完了是赵谌——赵桓的长子,这样一来,赵构到死也登不上皇位。
可是如果金国有了火器技术,他们就和宋国没有了军事差距,而金兵的勇武,是宋军比不了的。这样金国就可以打进中原,打到京城。
到那个时候,天下肯定会有变局。赵佶赵桓赵谌这个链条就很可能被打断。
如果宋军守不住汴梁,那么天下任何一个城市都守不住。
汴梁是现在天下最大的城市,城最高,墙最厚,又有最多的火炮和天雷。这样都守不住的话,哪个城市还能挡住金国的兵锋呢?
赵构认为没有任何一个城市能挡住装备了火器的金军。
但是这个天下,不只是有后天建造的城市,还有先天存在的天堑——比如长江。
如果没有长江存在,赵构真不敢这样做——把火器送给金国。
那样的话,金国人拥有了威力巨大的火器,为什么不吞并天下,还给自己留一半江山呢?
赵构可没把希望寄托在金国人的良心上。
良心值几个钱?这东西能信吗?
他相信实际的东西,看得见,摸得着。比如铜钱,比如火炮,再比如长江。
长江天堑是一条金国跨不过去的坎,除非他们有船。
可是赵构知道金国人没有造船和开船的能力。
别看赵构年轻,可是他一直想当皇帝,所以很关心天下大事,不是个糊涂王爷。
他知道水战和陆战不同。陆地上作战,重装骑兵是主力。可是水上作战,唯一能依仗的只有战船。
而战船的制造和使用,绝不是一两代人就能掌握的。这个和火器不同。
火炮完可以看成一个大号的神臂弓。就是打的远点,箭头大点而已。
在船上作战,火炮不会带来多大的军事提升。
这就好像在船上射箭,完没准头。
水战比拼的战船的高下和操船的技术。这点,金国几代人都不可能掌握的了。至于几代人之后,那自己都没了,还操心那么多干嘛。
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九皇子的人生哲学就是如此现实和质朴。
还别说,赵构在这方面简直就是个天才。
南宋直到最后,金国人也没打过长江。实际上金国还亡在南宋前面。
金国亡于蒙古人之手,而南宋,最终也是被蒙古人灭掉的。
正因为赵构有这个天才般的整体规划,他依靠的实际不是金国,而是长江,所以现在他才毫无顾忌的把火器技术泄漏给金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