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的消化了钢铁过剩的产能,反而因为修建铁路,钢铁需求大增,对于钢铁企业下了大量钢轨的订单,这让魏国钢铁企业焕发了新的生机。
很快因为修建铁路,让魏国经济又产生一轮热潮,修建铁路不光需要钢铁,也需要木材和水泥,多达数百万的土著奴隶以及大量魏国工匠每天消耗非常多的粮食和其他食品,虽然奴隶工匠不用付工资,可是基本的生活保障还是有的,毕竟奴隶也等于钱,没有哪个商人原意把自己的奴隶白白累死,高强度劳动总得给奴隶补充营养吧,衣服破了总得给他们发身工作服吧,总不能让奴隶当成光个屁股干活,所以修建铁路不仅盘活了魏国的钢铁、水泥等产业,同时也带动了纺织、食品以及各种工具的消耗,此时的魏国经济正朝着又快又好的方向发展。
三月三,在古代又称上巳节,这是个从汉朝时期就开始的古老节日,每天这天来临之时,人们就会沐浴更衣,穿戴一新来到郊外踏春,其中已经成婚的女子更有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那就是到河边沐浴,据说泡了春天的河水之后,可以让女子更容易怀孕。
漳水是邺城附近最大的河流,也正是因为如此,三月三这天漳水河边都是前来沐浴的女子,这些女人三五成群带着帐幔,来到河边围成一个封闭的浴室,然后就开始用春水沐浴身子,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三月三这天基本没有男人敢靠近河边,当然也有一些登徒子想要偷窥,但若是被发现的话,至少也会被打个半死,而且事后还会被抓进官府送到工地服劳役几年。
魏国百姓此时不用服徭役了,部工程都会以工钱的方式支付,当然对于罪犯,魏国采取的办法都是服劳役。
三月的河水还是很凉的,普通人家的女子才会直接用冰冷的河水沐浴,有条件的家人则是会把河水加热后再沐浴。冉明原本想出宫垂钓,结果发现漳水几乎部被女人们霸占了,为此他不得不转而向东北行去。
邺城东北,有一处并不高大的丘陵,名叫韩陵。这里曾是汉代大将军韩信的屯兵处。相传韩信在此驻守期间,有一天到山脚下去,看见一白发老媪正在给人洗衣服。老媪满脸的皱纹和缕缕白发让韩信想起了自己的母亲,于是就把她认作了义母。老人暴病而亡后,韩信将她葬于此地,故称韩陵,此山以后也被命名有韩陵山。
冉明登上小韩陵山,极目远眺,层林尽染,在阳光的照耀下,松林反射着刺眼的黄光,冉明喃喃的道:“承平日久,尘氛荡涤,几忘古昔之喧嚣者……。”
“陛下倒是好雅兴!”国子祭酒李贤恭维道:“如此美景,陛下何不赋诗一首,臣近来难闻陛下大作问世,甚是遗憾!”
听到这话,冉明在心中暗道:“赋诗你妹啊,老子作诗靠抄袭,虽然自己熟读唐诗宋词名篇,可是应景诗就那么多,抄一首就少一首。”冉明自然不会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而是淡淡的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此时朕……”
李贤见自己拍马屁拍到马蹄子上了,就急忙扯开话题,不过冉明却瞬间陷入了沉思,在这个韩陵山上,在一百多年以后将发生一场大战,而且是异常悬殊的大战,北魏末年,丞相高欢占据了邺城。尔朱兆三兄弟从各地纠集兵力二十余万人准备和高欢决一死战。当时,高欢人马仅有三万余人,如果硬拼必是以卵击石。经过精心策划,高欢把尔朱氏兄弟引到了韩陵山,然后又从附近村落里找来大量的牛、驴,用这些牲畜堵住了尔朱氏军队的退路。一场恶战在韩陵山展开了。最终,高欢以少胜多,大败尔朱氏的军队,从此建立了北齐。
想到这里,冉明顿时笑了,现在魏国取代了历史上的北魏,并且统一了天下,那么高欢也没有机会再建立北齐了吧?
然而就在这时,一只小兔子探头探脑的出现了,冉明一时技痒难耐,就到:“弓来!”身边的御林军将士赶替给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