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公开单位。现在若是能够让丁飞主持此事,正好名正言顺的对交换的俘虏人选进行调查。加马要开始对俘虏的那帮宋奸们召开公审,这的确能坐到一石数鸟。
“徐尚书还真的是老成谋国啊!”赵嘉仁发自内心的赞道。
“太尉。你十三岁考进士。二十几年来你又屡立大功,朝廷从来不敢真正得罪你。所以你凡是遇到问题都是正面硬。我觉得这不妥。”徐远志说这话的时候并非敷衍,而是语重心长的给赵嘉仁建议。
赵嘉仁点点头,徐远志说的完没错。赵嘉仁现在的确是遇到问题之后根本不去采取更有效的手段,完是硬来。硬来其实是非常没有效率的选择。
搞定了这件事,赵嘉仁立刻将丁飞找来,告诉了他新的人事安排。丁飞没有反对,他只是问道:“太尉,能不能换回来宋奸?”
“你想杀宋奸?”赵嘉仁连忙问,他发现自己竟然不是最激进的。
丁飞重重点头,“太尉,我是觉得把宋奸换回来杀掉,应该能昭告天下,我大宋对于宋奸到底是什么看法。若是蒙古肯答应此事,又能让大宋的那些居心叵测之辈看到,蒙古人根本不在乎他们的生死。”
这个思路倒是真的不错。赵嘉仁原本只是觉得现在手里的俘虏太少,没办法将被抓走的百姓都换回来。现在看,其他交换的人倒是可以慢慢来,被俘的两名蒙古万户完可以换两个宋奸。
“那你觉得换谁较合适?”赵嘉仁问丁飞。
丁飞连忙答道:“我觉得能换到吕焕自然是最好。不过吕焕虽然罪责大,可他死守襄阳那么久,还不能这么轻易杀害。不过有些人并不那么容易……”
两天后,丁飞站立在朝堂之面对杨太后讲述他的看法。杨太后一听丁飞竟然要用两名蒙古万户交换投降蒙古的宋奸,她登时不爽了。大家都知道万户是手里最有价值的俘虏,除了背负的官家与太后之外,用这两人大概想换什么人能换到什么人。所以杨太后立刻否决了丁飞的看法。“不可,还是要换回对国家有用的人!”
“太后,”丁飞声音响亮,并没有丝毫对太后的畏惧,“对国家有用也不一定要是功臣或者勋贵。再说以后有的是仗可打,到时候抓到更多俘虏可以轻松把他们给换回来。又或者我军攻破蒙古大城,能讲被拘禁在城的众人救回来。可当下我等要做的乃是让天下知道再战之时,绝不能有投敌之时。只要国家制度被弄清楚,自然对战胜蒙古有巨大帮助。这才是对国家真正有用!”
丁飞表示要对官员们进行震慑,听到这话的官员们脸色并不那么好看。赵嘉仁观察着朝堂众人的表现,心里面是一阵冷笑。而且杨太后竟然完不看下面群臣的反应,只是自顾自的说道:“既然以后可以再抓到那么多蒙古人,换宋奸也可以后再做。”
“太后,现在当务之急乃是做好与蒙古交战的准备。次序不能错啊。”丁飞还是极力劝说。
赵嘉仁看得出,丁飞倒是觉得这位太后的确是居于位之人。在赵嘉仁心里面考量丁飞心思之际,听杨太后不耐烦的说道:“你是干什么的?这朝堂之还轮不到你说对错!”
不管之前丁飞是什么反应,遭到如此对待,丁飞脸立刻露出了愕然,接着见丁飞低下头,那情绪除了委屈之外还有很多是愤怒。
这对了!赵嘉仁心想,若是他的手下会很自然的以杨太后为主,赵嘉仁可会感到强烈的失望。
杨太后训斥完了丁飞这个和她唱反调的,尝试着按照杨亮节给出的主意,继续推进她的决断。如果杨太后大权在握的话,她的命令会被朝臣们接受,并且被朝臣们执行。那时候杨家被掳走的亲戚可以在第一批交换名单。
“诸位卿家,还是要让那些被掳走的人阖家团聚才是策。”杨太后说道,她接着对刚任没几天的礼部尚书陈庆年说道:“陈爱卿,你可否能与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