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老将宗泽(2 / 3)

得热血上涌,愤怒地合上书卷,一拍桌子站了起来“这个宋廷,这些佞臣,还有这个赵构,也太怂了!令我中原大好河山陷入百年浩劫之中!百姓生灵涂炭!”

他自是知道,南宋虽然经济发达,却直至灭亡,也没有收复失地,而且还一直倍受金、元两国蹂躏,畏之如虎,打一下赔些钱,吓一下又赔些钱,典型的人傻钱多。

赵构甚至自降身份,以子、孙自称,年年上贡,直至后来被元所灭,导致数百万百姓殒命!

不知道是否是气血上涌过甚的缘故,林哲感到鼻中一股热流涌出。

他低头一看,竟是鼻血不受控制的汩汩流出,随即,他脑中一晕,一头栽倒在地上。

林哲陷入了昏迷之中。

再醒来时,他成了赵构……

消化了纷乱的记忆之后,阵阵的伤痛使得他的注意力回到了现实。

原本有些繁杂的记忆也变得清晰起来。

十月(农历)间,金兵再次南下,攻陷了北方门户真定(今河北正定)后,气势大振,竟分兵南下,以数千骑兵攻打磁州(今河南邯郸),宗泽亲自操戈登城指挥战登城指挥战斗,命士兵以神臂弩射之,粉碎金兵的攻势后,宗泽下令打开城门,乘势纵兵追击,斩敌数百,缴获大量战利品,这是宋兵对金兵战争的首次大胜。

但钦宗却仍然不改议和初衷,京城被围后,按照金将完颜宗望的意图,派他(赵构)和刑部尚书王云等人出使金营议和。

没想到,一行人刚到磁州境内,有百姓听闻朝廷又派使者去金营议和,群情激愤之下,轰然而上,围攻起他们来。尽管有很多百姓听说过康王殿下的英勇事迹,但混乱当中总有人胡乱出手。

赵构虽然身手也不错,但面对几百上千名百姓,又能如何?至于侍卫,指望他们?那就呵呵了,出了开封城就跑了一半,一闹腾起来,又跑了不知多少。

他身上受伤无数,后脑也挨了一下重的。

呃,看起来河南百姓还是很有节气的。

林哲不禁苦笑,百姓尚有一腔热血,偏偏朝廷被吓破了胆儿,没了节气,这事儿还真是怨不得那些百姓。而且,没有这些百姓的义愤之举,他哪有机会穿越过来?

他记得,原先的历史上,王云死后,赵构也没去金营,而是去了相州(今河南安阳附近地区),武翼大夫刘浩奉皇命在那里协助知州汪伯彦收拢溃退的残兵。

身体恢复差不多的时候,就去相州和刘浩汇合吧,多收拢些士兵,就多一分实力。

林哲在宗泽把熬好的粥送来时,便打定了主意。

宗泽一边看着康王吃粥,一边汇报了最新的情报“殿下,据探子回报,金兵两路大军已经破了开封府外城。以他们的作派,恐怕京城危险了,还望殿下早做决断,起兵勤王。”

“现在赶回去,是否还来得及?”

“金兵以骑兵为主,机动性强,攻城么要稍差一点。我军以步卒为主,阵地防御正是长处。金兵想要在短时间内攻下京城不大可能。我们可以与城内将士里外应和,趁金兵立足未稳,一举击溃敌军。”

林哲不懂行军打仗,赵构的记忆中也只有理论上的兵法知识。

但他知道宋军的战力极其低下,与金兵交战的胜算极低。

“宗将军麾下有多少军马?”他殷切地问道。

“在籍军士有三千人,本地主动前来抗金的义军有两、三千人,皆是胸怀大义的能战之士。”

林哲闻言,心下有了计较。这么点人,去给金兵塞牙缝也不够,但宗泽之强,并不仅仅在于熟知兵法、用兵如神,更在于胸怀宽广、知人善用。

再到后期,不论哪路义军,凡知其名者,无不被其高义所折服而自愿听从其调遣。

既然如此,磁州这边有宗泽坐镇,进而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