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亮夫妻团聚。”
黄承彦闻言,为难地想了许久,这才道:“我已是风烛残年的一个老朽,去州学执教也无不可。只是襄阳、樊城有曹仁重兵把守,城防十分严密,等闲如何能够得手?”
刘贤道:“黄老先生学究天人,想必定有办法。”
黄承彦细细地想了许久,道:“除非能引汉水淹城。只是襄阳、樊城皆城高十丈,哪儿那么巧能遇到如此大水。”
刘贤道:“我可是想要完整地拿下襄樊的!若是以水淹城,这方圆数百里之地恐怕将尽成泽国了。襄阳、樊城数十万百姓都被淹死了,我拿下一座空城又有什么意义?”
这也不是刘贤矫情,史上关羽水淹七军之后,襄樊之地一片狼藉,百姓几乎死绝。等到关羽败亡,曹操也逝世之后,继位的曹丕一时之间觉得襄阳空城已然再无价值,因此将之放弃。孙权当时也没太重视襄阳,仅只派了个名不见经传的陈邵率领少量兵马去进驻襄阳。结果曹丕见孙权占了襄阳,随即反悔,又命曹仁复夺襄阳,轻轻松松就将陈邵给赶跑了。孙权丢了襄阳,醒过神来时,悔的肠子都青了,却再也对襄阳坚城无可奈何了。
经历过水淹七军之后,便连孙权、曹丕一时之间都对襄阳失去了兴趣,可见水淹之计对襄、樊之地的伤害有多大!
不到万不得已,刘贤实在不愿意出此下策!
就听黄承彦道:“我也就是说说罢了,哪儿就那么容易弄出这么大的水来?不过虽不能水淹襄樊,但若设计的好,水淹北方来的援兵却未必不能做到。这也算是为刘将军出了一把力。”
刘贤闻言心下一动,道:“若真能水淹北方援兵,使我能有足够的时间从容攻取襄、樊,那么我也记你一大功劳。待我拿下襄樊之后,便让诸葛亮夫妻团聚。”
黄承彦这才点了点头,叹道:“可惜刘将军此次乃是佯攻襄樊,否则我这就可以为将军设水淹曹军之计了。”
刘贤惊讶地道:“先生如何知道我军此次是佯攻?”
黄承彦笑道:“这有何难?观将军此次进兵十分拖延,将无战心,军无杀气,如实佯攻又是什么?”
刘贤闻言,心下拜服。就听黄承彦道:“将军何时才会真正攻打襄樊?”
刘贤道:“我当然是想越快越好,只是却也不敢保证。如今我已有一策或可夺取襄阳,只是还需有能在曹军之中说得上话的人相助。”
黄承彦道:“哦,将军何不说来听听?我世居襄阳,虽不曾出仕,但自问在城中还是有几分薄面的。”
刘贤闻言,转头看向庞统,就见庞统思忖一阵,对刘贤点了点头。刘贤这才放心对黄承彦道:“黄老先生能否替我买下襄阳城中原属于蔡瑁的那座故居?然后再安排我军之中几名精干细作进入城中,入住故居?”
黄承彦看了看刘贤,再看看庞统,当下也不追问究竟,只是道:“这有何难?世人皆知老夫乃是隐士,由我黄家出面买下蔡瑁故居必定不会引起怀疑。至于刘将军派来的人么,可假扮成我的亲信僮仆,为我看守宅院,自然便能名正言顺地入住蔡瑁故居了。”
刘贤闻言大喜,道:“有黄老先生相助,我军夺取襄阳又有何难?这样吧,黄老先生可回去叫诸葛夫人写一封书信,我命人送去给诸葛亮。在未能夺取襄樊之前,他夫妻虽不能团聚,但书信往来我却并不禁止。”
黄承彦喜道:“若能如此,当也能稍解小女相思之苦。”
当下黄承彦告辞离去,向黄月英述说诸葛亮还活着的喜讯去了。
刘贤看其走远,这才转头对庞统道:“世人都说庞德公、黄承彦、司马徽学究天人,今日得见黄老先生,方知传言不虚。若是再能得见庞德公一面,那就更好了。”
庞统摇头道:“我这位伯父一向不愿出仕,只欲讲学授徒。况且如今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