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刘贤在夏口大败孙权,振奋之余,这才恍然明白为何江东军会就此撤兵了。这分明是孙权退守武昌,兵力不足,生恐被刘贤趁虚包围,因此招孙皎、朱桓、朱然前去增援呢。
当下黄权道:“我军大胜孙权,主公又传来命令,叫我们死死咬住敌军。既然如此,事不宜迟,我等这就出发往攻沙羡。”
于是黄权令樊岐分兵数百把守州陵,其余兵马立即出发,水陆并进,往沙羡而去。又传信给落在后面的郝昭,叫他率军乘船,直接到沙羡会合。
却说孙权当日惊慌失措地退到武昌城中,一边传令众军加紧备战,防止刘贤趁机渡江,一边又分别送信给北面黄盖、南面孙皎,令两军撤退。
正慌乱间,忽蒋钦来报:“程普身中数箭,虽有铁甲护身,但受创依然极重。除去铁甲之后,内里衣裳已被鲜血浸透,如今气息虚弱,急需休养。”
孙权闻言大惊,亲自去探视程普,见其脸色苍白,精神萎靡,想起当年自己初领江东,正是程普、周瑜、黄盖、张昭、韩当、董袭等一干老将扶保,这才稳住了形势,如今周瑜、董袭已死,程普又伤重至此,当年鼎定乾坤的老臣逐渐开始凋零,而江东形势却又开始面临危机,孙权不由悲从心来,放声大哭。
诸葛瑾见状,急忙劝解道:“程老将军伤重,正该延请名医诊治,安心静养才是,主公身为人主,实不该伤心过度。”
孙权这才稳定了情绪,吩咐程普之子程咨道:“武昌前线并无名医!你可速速送程老将军回建业去休养。”
程咨闻言,拜谢了孙权,领着数十名亲兵用一艘走舸载着程普回建业休养去了。
次日,孙权广派哨探打听南北两路大军的情况,不多时哨探陆续将消息回报。孙权得知两路战败,损兵折将,如今魏延领兵一万二千人追入蕲春郡中攻打邾县,黄权领兵一万四千人追入武昌郡内攻打沙羡,两处都在告急。孙权顿时长叹一声,对诸葛瑾道:“短短数年,刘贤竟兵势竟至于此!我军猝然袭击,抢占了先机,却反被其反击得大败而回。如今三路大军皆败,如之奈何?”
诸葛瑾道:“我江东机动兵力尽在武昌,倘若大军尽没,曹操突然来袭,势必危殆。当此之时,可速从江东调派援兵,死守武昌。然后遣使向刘贤求和。”
孙权迟疑道:“我军先出兵攻打夏口,如今战败求和,刘贤能够应允吗?”
诸葛瑾道:“总要试上一试,看刘贤如何说,再做决定。”
孙权闻言,点头道:“既然如此,便请子瑜往对岸走一趟吧。”
诸葛瑾领命,当即驾一艘小船来到夏口求见。刘贤闻听诸葛瑾到来,当下对庞统道:“说客来了!”于是传令请诸葛瑾进来。
不多时,诸葛瑾进帐,见礼完毕,就听刘贤道:“孙权派你前来,是来下战书,还是来求和的?”
诸葛瑾道:“我此来是为两家结好。刘将军与我家主公乃是姻亲,算起来都是一家人。如今刀兵相见,实是不该。还请刘将军念在两家之亲,又同有曹操、刘备这两个大敌,顾大局,罢兵息战。从此两家和好,军民俱安,岂不是好?”
刘贤闻言,仍不住冷笑道:“子瑜先生真是好口才!按你的说法,他孙权想战就战,想和就和,真把我荆州十万大军当做小孩儿一般戏弄吗?你现在叫我顾大局!他孙权袭击江夏之时,为何不想想大局?”
诸葛瑾闻言心内一阵尴尬,面上却强撑着道:“那么刘将军要如何才肯罢兵呢?须知我江东尚有六万精兵,上下一心,足可凭江固守。我家主公之所以派我来求和,只是不想我两家征战纠缠下去,反被曹操、刘备坐收渔翁之利。”
刘贤点头道:“此言虽有些道理!但孙权背信弃义,在我进攻襄樊之时突然发动袭击,此举实是人神共愤,必须予以惩戒。你回去告诉孙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