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曹操退兵(2 / 3)

“两家既然结盟共抗曹操,则应不分彼此!江东之兵犹我荆州之兵也,江东之将犹我荆州之将也!只要孙权派遣一二名亲信重将到我麾下听用,那我就可放心相信他了。”

诸葛瑾讶道:“刘将军此举,莫非是欲索要人质?这如何可以!我江东虽一时战败,却仍是一方诸侯,不是刘将军的附庸。”

刘贤摇头笑道:“子瑜先生何必要将之想成是人质呢?自古结盟,互派兵将到盟友处助战实乃屡见不鲜之事!远的不说,就说当年周瑜、刘备同攻江陵之时,刘备将张飞及一千弱军留在周瑜营中,周瑜又别遣二千精兵随刘备绝北道。由此观之,此实在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

诸葛瑾道:“那是互派兵将,双方地位平等!如今刘将军索要我军大将,却不知你又要派谁去我江东?”

刘贤笑道:“我遣五万大军入江东,如何?”

诸葛瑾闻言一扼,随即道:“刘将军此言不觉得欺人太甚了吗!如此言语轻佻,恐非人主之象也!”

刘贤闻言,笑了笑,道:“既然如此,我们就来实际计算一下。当年刘备遣张飞领一千兵相助周瑜,周瑜则以二千兵回报刘备。换言之,张飞一人可抵一千精兵。今江东诸将虽无人可与张飞相比,但我也不为己甚,就按照一将换一千兵来算,如何?”

诸葛瑾闻言,点头算是同意了这个说法,随后沉吟半晌,问道:“却不知刘将军欲要我江东派遣何人来荆州?”

刘贤笑道:“如程普、黄盖、韩当、蒋钦、陈武等人皆是江东虎臣,孙权之所倚重者也,我自然不能夺其所爱。这样吧,我只要一个孙氏宗族名将,一个吴郡士族俊秀,如何!”

诸葛瑾道:“刘将军可有具体人选?”

刘贤笑道:“孙氏宗族良将辈出,任意一人皆可。而吴郡士族之中,目前仅有朱桓、陆逊二人名位稍佳。我听说朱桓骁锐而傲气,虽然善战却难居人下,而陆逊则谦逊博学,谈吐皆有风仪。日后两家共事,自当以陆逊为佳!”

诸葛瑾点头道:“那么刘将军是欲派哪支精兵入我江东助战?”

刘贤闻言,轻笑了一下,眼珠一转,道:“我以无难营精兵二千人资助江东,如何?”

诸葛瑾讶道:“无难营?恕我孤陋寡闻,只听说刘将军麾下有无当、无前两营精兵,却从未听闻过无难营之名。”

刘贤道:“此乃我新成立的一营兵马,都是经历过战场的老兵,绝对是一支精兵。”

诸葛瑾点了点头,道:“既如此,我这就回去见我家主公,陈说刘将军之意。还请将军派遣一人与我同去武昌。”

刘贤闻言,即派参军程祁与诸葛瑾同行。二人离了夏口,来到武昌,诸葛瑾先去面见孙权,将刘贤之意说了一遍,随后道:“双方互派兵将,乃是为了互信。因此刘贤提出此议,我深觉可行。只是未敢擅专,特与刘贤使者程祁一道,前来请示主公。”

孙权道:“刘贤要我派一名宗族名将和吴郡士族之中的陆逊去荆州,他则以两千精兵入江东?这倒不是不能接受!只是两家既然罢兵,重归盟好,则我军此次被俘的将士他是否应该归还?”

诸葛瑾闻言,心下颇有些无语,只得道:“此事主公可以当面问问刘贤的使者。”

孙权于是点头,命将程祁请进来,问道:“你家主公所言的互派兵将,以增互信之事,我已同意。如今两家重归盟好,我军失陷在夏口的俘虏是否应该归还?”

程祁道:“孙将军既然知道是战俘,便该知道我军不会凭白发还。且夏口之兵几乎都已临阵归降我军,发还之说,又从何谈起?”

孙权默然点头,复又问道:“既然如此,那便罢了。却不知宋谦将军是生是死?”

程祁沉默片刻,道:“宋谦将军虽然受伤颇重,但却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