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将她收入房中。何必要担着连结曹操的骂名而去履行一下婚礼的程序?”
桓阶看了看刘贤,道:“夏侯与曹氏世为婚姻,本是一家,不分彼此。而且刘将军早已娶妻,若非夏侯小姐被你俘虏,夏侯将军又如何舍得将之下嫁给你?之所以魏公和夏侯将军托我走这一趟,也是为了顾夏侯小姐的名节,可不是嫁女讨好于你!我来之前,夏侯将军也说了,战败被俘,这是夏侯兄妹的命数。若是刘将军愿意给小姐一个名分,他便记你一个人情,并且多多送上嫁妆。倘若刘将军心狠,只将小姐作为嬖妾,那也绝不勉强。不过我作为信使,却要劝刘将军一句:成大事者当广结恩义,不可随心妄作。今结亲对将军无损害,反能结好魏公,使两家暂息干戈,何乐而不为?”
刘贤闻言,还有些迟疑。就听桓阶道:“我来之前,魏公曾秘嘱我,说若刘将军愿意结亲,两家从此止息干戈,则魏公愿上表天子,封将军为骠骑将军,开府,假节。”
刘贤闻言,顿时有些心动。当下请桓阶去馆驿休息,随后召集向朗、庞林、习竺、黄权、陆逊、赖恭、费诗、程祁等人商议。
众人都道:“娶一女子而能得公卿之位,该娶。”
黄权更是道:“女子该娶,官爵该得,曹贼该伐,三者并无冲突!以主公的功勋,区区骠骑将军尚不足以酬功。主公受领天子封拜,乃是理直气壮,不必觉得欠了曹贼人情。”
众人都不住附和,唯有陆逊不发一言。
当下刘贤问道:“伯言似乎有不同意见?”
陆逊起身道:“曹操乃国贼也,他如今以夏侯氏之女嫁与将军,并以高官厚禄拉拢将军,我恐他所图非小。”
刘贤闻言一怔,随后道:“伯言是说,曹操欲要进位为王了?”
陆逊点头道:“不错,曹操欲要封王,恐内外不稳,故而先拉拢将军,以使将军不至于反对他。”
刘贤闻言,叹道:“你说的不错,曹操之所以顺水推舟,用一个已经被我们擒获的夏侯氏之女与我结亲,多半是想暂时稳住我,好使他的封王行动能够顺利进行。”
陆逊道:“曹操自欲封王,而只授予将军骠骑将军一职,此实是小视将军,请将军回绝之。”
刘贤闻言,沉吟未定。当日散会,写了书信命人快船送给庞统,咨询意见。
数日之后,庞统的回信送到,刘贤拆开一看,顿时长叹了口气。庞统在信中分析了时局,指出曹操如今消灭张鲁,又夺回南乡郡,功勋已足,封王是势在必行之事。我军即便力出兵,也根本阻拦不住他。况且从长远看,曹操虽是我军大敌,但当前急切之事却是压服江东,以解除日后北伐的侧翼威胁。那么暂时与曹操虚与委蛇也就是十分必要的了。
而且曹操把持朝政,晋封官爵的机会可遇而不可求,不应当拒绝。不如结亲于夏侯氏,以便日后讨伐江东之时,能暂时稳住曹操。
庞统在信中总结了三利:得以晋封官爵,暂缓北方威胁,为日后讨伐江东争取良好的外部形势。
总的来说利大于弊,可以结亲。
刘贤看完书信,沉思了一下,当即请来桓阶,对其道:“魏公欲将夏侯氏之女与我结亲,我岂能拒绝?你可立即回去禀告魏公,就说我已答允结亲,请他定下婚期,派女家之人前来送亲。”
桓阶拊掌笑道:“如此两家结好,从此天下太平,实是百姓之福也!”
当下桓阶立即回转中原,将消息禀告曹操。
曹操闻讯大喜,立即上表天子,请封刘贤为骠骑将军,假节,开府。天子对此也自无不可,当下遣宗正、侍中刘艾为使持节,南下册封刘贤。曹操闻讯,请封御史大夫郗虑为副使同行。
当下夏侯渊精选了八匹大宛良马,锦缎一百匹,黄金一百两为嫁妆。曹操闻知,又添了三十名乐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