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孙皎反叛(2 / 3)

大火,守城军民纷纷乱哄哄地展开灭火,刘贤看见急忙催军连夜攻城。

然而顾雍、周泰却调度得法,分出一支兵马救火,其余兵马则上城防守,一夜激战,总算保得城池不失。

刘贤却并不气馁,到了次日复又遣人至城下喊话道:“城内军民百姓听着,昨夜天火仅只是小小惩戒,若你们还不顺应天意,开城投降,十日之后,天火焚城,满城老幼将尽皆死绝。还望你等念着家中老母幼子,不要再负隅顽抗。第一个开城投降者,我家大王承诺封其为列候,赏千金。”

城中军民百姓闻言,纷纷窃窃私语,人心惶惶至极。

当日刘贤再命工匠之作热气球,到了夜间却并不放出,也不攻城,只命大军一队一队部在城下列阵,沉默地看着城头。

如此三日,城中守军心里压力渐渐增大,刘贤军民百姓开始多有异心。

于是刘贤又命人喊话道:“城内军民百姓听着,到期若不投降,必有天火降临。不过鬼神有灵,只诛杀负隅顽抗之人。尔等只需各自返回家中,不再帮助逆贼守城,天火降临之日,可保家无事。”

此言一出,城中百姓更加惊慌,最为迷信的老母妻子等人纷纷呼唤儿子、丈夫回家,而有一家开始呼唤,处于从众心理,其余家家顿时都开始呼唤。于是半日之间,上到城头助战的数千民夫部返回家中,不再上城协防了。

周泰见状,欲要以逃兵罪将一众民夫抓来问罪,顾雍、卫旌、是仪、严畯等人急忙止住,劝道:“如今我们困守城池,靠军民一心,方能保守此城。刘贤大军还在城外虎视眈眈,我们若在城中大开杀戒,岂不是逼得百姓造反?”

周泰急怒地道:“你也说军民一心,方能守城。如今百姓纷纷回家,已经是离心离德,此城如何能守?”

此言一出,众人都沉默了下来,许久不发一言。周泰连番追问,都得不到回答,不由气闷不已,连连喝道:“诸位都是江东俊杰,难道就没有一法可以守城么?”

过了许久,就听卫旌道:“唯今之计,若外面再无援兵到达,便只有弃城,已保满城军民百姓,免遭天火焚身之厄了。”

周泰闻言,怒喝道:“这是什么话!建邺乃我军治所,岂能放弃?”

卫旌道:“主公封号是吴公,治所当在吴郡,建邺什么时候成了治所?周泰将军可不要代替主公做决定。”

周泰大喝道:“你懂什么!那吴公不过是曹贼所封,岂能算数?主公乃是江东之主,依附曹贼不过权宜之计,岂能真的守着区区一个吴郡!你见识狭隘,既无良策,便请住嘴。”

卫旌闻言,心下愤恨。

当夜众人商议一阵,无计可施,只得各自散去。卫旌于路自思:如今刘贤大军围城,百姓离心离德,城池已不可保。周泰又不听良言,硬要困守孤城,反将我训斥一顿。孙权依附曹贼,名声已污,便是此次能倚仗曹操之力,能够最终击退刘贤,江东也将元气大伤,难以自保,便不落入刘贤之手,最后也必将被曹操顺势谋夺了去。既然如此,与其等到天火焚城,与城偕亡,不如开城投降,还能得保富贵。

当下卫旌计议定,回到府中写了密信,便即上到城头,调开守军,悄悄将书信射到城外,眼见城外巡哨兵将信捡走了,卫旌这才放心回到府中,当即召集僮仆,至夜三更,卫旌命部分僮仆分散去城中放火,随后领着兵马来到北门,守城军侯看见,认得卫旌是城中大将,当下急忙迎接,问道:“卫将军来此,可是巡视城防?”

卫旌点头道:“正是,我来之时,看见城中火起。如今城中百姓都关门闭户,不助我军守城。你可立即领兵前去扑灭大火,莫要使火势蔓延,烧毁城。我自领兵把守城门,你且安心。”

守城军侯闻听上官发话,又见城中确实起火,当下不疑有他,急忙率领大半兵马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