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上言请定官吏士庶、内外宫室器用衣饰之制,一从节俭;诏从之。
三月辛巳朔,大学士李标罢。
工部主事陆澄源密劾左都御史曹于汴。于汴免,以闵洪学为左都御史。
壬午,清兵抵房山,令二人呼城下——乃则良乡万户子及千户弟,持檄招降。已又一骑大呼曰『房山是金大定年设县以护祖陵,尔官吏宜出迎』。知县杨斋芳力拒之。李元勳、曹耿源下城入请,曰『既近祖陵,人民不宜加害』!遂引去,命辛卯祭陵。及期,诣城北,令诸生陪祭——九龙冈,盖金章宗陵也。申刻,兵退。
礼部请正文体;从之。
孙承宗言『皇上命臣督各镇援兵,然此一官,不过于武臣掣肘之上,又加掣肘;于文臣观望之中,又增观望无裨大计。不如罢推,专责将领为得』。上是之。
祭未,叙甘肃累捷功,文武陞赏有差。
国子祭酒顾锡畴以庚午秋闱皇上首科,请广制额;从之。
复故大学士张居正二廕。
刑部尚书韩继思罢——以耿如杞狱上轻拟之也。
清兵攻建昌,都督朱梅遣刘邦成、都督祖大寿遣刘应选拒战。
梁廷栋议调东江兵于宁远、锦州,分关外兵于蓟门;孙承宗言『东江为牵制之用,但据非其地;若移于要害,足成牵制。且为边防计,在辽镇不宜用辽兵,事久变生,宜防于始』。上从之。
丙申,兵科给事中陶宗道奏言『安定门之扰,梁廷栋指民居可宿,于是争入民舍,几以致乱。前固原总兵杨麒忧援兵乏饷,廷栋曰「民自有粮,何得仰户部」!发言召变,乞赐处分』。上不问。
令有司雇民舡转运并给值,戒关津需索。
户部奏『插汉修贡,旧赏、新赏,春、秋分发。王象干所定赏额,与今有异。乞命定额,着为永例』。
御史祁彪佳言『司道之陞转甚艰,任事之志念易灰;似须以平常者严加考核,表著者设法陞迁。有司之参罚必一一不爽,然后参罚行而功令信。臣请立法先论时日,压征、见征、带征皆以开征日始,总计一年每月应若干;而以一年殿最之,抚按覆核而参罚之。户部总计,分别惩处。挈领提纲,法莫善焉』。报闻。
京师火药局灾。
清兵济师万余,入永平。会官军败于大安口,马世龙不之救,乃更番复围丰润;不克,移屯榛子岭。
前礼部侍郎蔡毅中上「六经注疏」。
议开泾水灌泾阳、三原、醴泉、高陵、临潼之田。
戊申,户部给事中许世荩言三事省诏狱、停驾帖、免廷杖。
是月,威鼎自鸣;荧惑入井分,退而复留,又入鬼宿。
是春,秦盗入山西,犯襄陵、吉州、太平、曲沃。
夏四月辛亥,朝鲜国王李倧奏辨;报闻。
乙卯,上斋居文华殿禳旱,谕百官修省。
东江舟师集南海口,抵觉华岛。适刘兴治称兵皮岛——兴治,故将兴祚弟也;居开原卫,迎降;清见亲重,名曰爱塔。及辽阳平,谋还乡。癸亥春,守金、复,令幕客金某通登莱总兵沈有容渡海内应。中军王丙泄其谋,收讯;兴祚兄弟不承,乃戮丙,诛复州人十余万。兴祚等幸免,图归益急,先求出外。越数夕,择貌类己者醉之,衣以己衣,纵火;刘氏兄弟哭曰『爱塔自焚矣』!验之信,不知其走皮岛也。戊辰春,袁崇焕以闻,授副总兵;谒孙承宗于山海关,西宁前道兵备副使孙元化委兵八百人,俾西援;或疑之,兴祚不敢前,承宗令郑一亨同兴祚合四千人专护永平。建昌道臣不可,遂令一亨守丰润,兴祚同台头营将王维新等袭清兵于青山营,兴祚先登,素谙边形故,急莫能辨,遂大胜;还太平,各归镇。庚午元日,兴祚至灰口,俄值清兵数千骑,马不及甲,步斗,杀伤过当,突中流矢死;弟兴贤被执。先,兴治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