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论妹妹是不是坏女人(2 / 3)

已经是香菱的恩人了。若是封氏找上门来要赎香菱,他自是应当成全。但无论是律法还是道德,都没有要求他这个香菱的恩人必须去主动帮香菱寻回身世。

这套说辞也确实是有点道理,毕竟薛蟠又不是香菱她爹,没有事事要替香菱着想的义务。但在上个月的一天,香菱主动钻到他被窝里时,薛蟠知道,他不能再用这套说辞来说服自己了。

薛蟠明白,香菱这是主动要把身子交给自己来确定他们的关系。如果自己上了,那么香菱以后就板上钉钉地成了薛家的姨娘,再不能另投他处了。

可薛蟠还是拒绝了。不炼铜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他无法再瞒香菱下去了。

以薛蟠的想法,之前香菱只是薛蟠的丫环,他们之间是雇佣关系。纵有几分感情,自己也不必非要为她考虑。然而香菱已经以妾自居,虽然按当时的观念妾可能也不算什么,但这足以改变薛蟠的想法。

于是他就派来保去寻访封氏。果然不出一个月,来保就找到了封氏,他也不再作拖延,直接告诉了香菱。令他十分高兴的是,香菱似乎没有离去的意思,还是要继续当他的丫环。听到这个答案时,虽然面上不显,他心里已经乐开了花。但高兴之余,随之而来的就是愧疚。

他薛蟠是什么时候喜欢上香菱,想要纳她为妾的?半年前,还是一年前?既然早已打主意要收了她,就应该早告诉她此事,一直拖着算什么?

还是潜意识里想独占她吧。

可能我还是有点自私吧,幸亏没有一直错到底,薛蟠想。

不知为何,薛蟠此时想起了妹妹薛宝钗,想起了前世红楼梦读者们对她的评价。

毫无疑问,薛宝钗在原著(前八十回)里是一个偏正面的形象,干了不少好事,比如给林黛玉送燕窝、给邢岫烟藏当票、给死去的金钏衣服、带香菱进大观园等等。曹雪芹给他的评价也是“山中高士晶莹雪”、“可叹停机德”等溢美之词。

但不可否认,她身上还是有一些黑点的。其中最重要也最让薛蟠觉得洗不动的,就是滴翠亭边,薛宝钗甩锅林黛玉那件事。

事情的大概经过是薛宝钗路过滴翠亭,偶然听到两个丫环小红和坠儿在说小红私自恋爱的丑事。此时薛宝钗不巧被发现,怕她们“狗急跳墙”,于是急中生智,说自己是跟林黛玉捉迷藏,看见林黛玉在这里才找过来的。结果小红误以为是林黛玉听去了她的丑事,而薛宝钗借此得以脱身。

单看这件事,说薛宝钗嫁祸林黛玉是有点过了,但说她是故意甩锅林黛玉,绝没有冤枉了她。

可能有的人要说,小红坠儿两个丫环又得罪不起林黛玉,拿林黛玉脱身并不会对她有什么影响啊?但话又说回来,这两个丫环更是得罪不起薛宝钗。

须知林黛玉这时可是家破人亡,孤身一人寄住在贾府,只有个贾母算是靠山,平日里估计没少受下人的气。而薛宝钗呢,至少还有妈有哥哥,也舍得花钱结交,颇得下人之心。怎么看,薛宝钗的处境都比林黛玉要好。拿林黛玉甩锅,是有可能进一步败坏林黛玉在下人之间的名声的。相反的,即便薛宝钗扛下这事,对她自己也不能说有什么大影响。

但薛宝钗还是甩了这锅。她平日最喜欢讲大道理,肯定是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她这么做,只能说明她修为还不够,做不到知行合一。

但那又怎么样呢?薛蟠想道。

知行合一,那是圣人的标准。

薛宝钗无疑不是圣人,她是有自私的一面的。在别人利益与自己利益冲突时,她是会选择自己的。

但薛蟠觉得,不能以圣人的标准去要求任何一个人。圣人在现实生活里真的有吗?就算有,几万人里能有一个呢?

滴翠亭事件发生时,薛宝钗和林黛玉关系可算不上好。林黛玉前期很喜欢当面阴阳怪气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