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
要知道,这可是开了家族的先河了呢!
毕竟,他田十七对家族再怎么忠心,出身血脉的原因,注定了他们融入田氏的时候,是有着那么一丝隔阂的。
更何况,这要分出来的,可是一座座城邑啊!
谁能想到,小公子竟然毫不迟疑的就给了他一座城池,还是让他亲自挑选!
田十七心中感动。
他仰头看着冬日的火烧云,努力不让眼中的泪水掉落下来。
“小公子啊!此情十七没齿难忘!”
……
田十七走了之后,田白正要让人传膳,却见到小绿带着宫女,端着五六个食盘过来了。
她走到田白身边,先是屈身行礼,然后开口道
“公子,奴婢做了吃食,公子趁热垫垫肚子。”
身后的宫女依次上前,小绿将托盘内的食物一一端上来。ui归),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
鼎就是青铜鼎,这个后世比较常见。
簋是一种像是盆状的器皿,到周朝初期之前,是没有耳朵的,就是一个青铜制造的盆状器皿。
等到周朝中期,逐渐开始流行给簋上加了两个耳朵。
而等到春秋末年,也就是这个时候,随着陶制器皿的发展,簋已经很少出现在餐桌上了,除非是正式的场合。
而今天,小绿端上来的器皿,却全部都是使用的古礼。
除了这两个器皿之外,小绿还端上了几个豆。
豆一样是礼器。
豆这个器皿,就像是青铜烛台一样,有一个独脚,上面是一个盘子一样构造的浅沿器皿。
这个东西的功能,类似于后世的酱碟。
可能北方的兄弟不大熟悉,如果去了南方吃饭,在饭前都要上几个小碟,里面或是放着炒黄豆、酱菜、酸菜、酸辣椒等。
这个豆,就是这样的用法。
对于豆的用法,是有着一个惯例的,那就是只要待客的时候出现了豆,就必须是双数。
这一点,后世的南阳邓州西部丘陵地区,一样有这个风俗,不过演变成了盘。
根据周礼的记载,豆的数量一样是有要求的。
《周礼·掌客》凡诸侯之礼,上公豆四十,侯伯豆三十有二,子男豆二十有四。
这里上指的是周王,其他的数字,对应的都是列国的诸侯。
田白作为齐国中大夫,严格按照周礼的话,一餐只能使用八个豆。
也就是八个下胃小菜。
有人说这时代的菜品很少,的确如此,这个时代,大量的蔬菜,还没有传来,是以菜品很少。
但是,各种调味品和酱料却是已经出现了。
小绿将饭菜摆满了案几,然后趋身从最后一个宫女端着的盘中,拿起了一壶清酒,给田白倒上。
她将酒壶放下,然后给田白摆好了勺子、割肉的匕首,夹汤里菜的筷子,这才是退在了田白身后。
田白敲敲桌子边,对着小绿道“坐下。”
小绿的脸当即就红了。
她喃喃“公子面前,哪有奴婢坐下的份呢。”
田白不置可否,只是看着小绿。
小绿脸腾的就红到了脖子根。
饶是她胆大,但是,这个时候都是觉得不好意思。
她可是知道自己的定位的。
身为姒小宛贴身丫鬟头领的她,除了统领姒小宛身边的下人之外,还肩负有另外一项任务。
她负责调节杞国长公主与未来夫婿的床上生活,在长公主不能人事的时候,需要帮着主子笼住夫君的心。
不但如此,若是一旦长公主不能生育,她更是负有帮着长公主生产孩子的作用,并且生下来的孩子,要冠以长公主的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