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考临头,京城的旅馆旅店家家爆满,家里有两房亲戚的京城人家也住进了人。
绍尔库迪卡公爵家的家里就塞满了亲戚。老公爵心里那个气呀!但是又不能发作出来。
他一开始可没想过要招揽一大堆的各色号远亲近亲的来家里,可却耐不住的却有个大包大揽的老婆把各种亲亲往家里招。
他干脆直接撂挑子,给皇帝写了一封申请书年纪大了,家里太吵了,我受不了了,想住到儿子劳尔家去清静清静,但是他家里是首相官邸,国家政治重地,不能随便进去,请您批准。
皇帝很快批准,老公爵忙不得地卷铺盖走了,留下老婆一个人去应付那一堆的亲戚。
公爵夫人急忙求助儿子儿媳们,希望他们能够回来帮一把手。
这些年轻人,一个个都很精明,他们当然知道自己回去之后就要面对公爵夫人的小心机故意在客人面前差事自己的儿子儿媳,尤其是喜欢差事地位高的儿媳妇。儿子儿媳又不好跟她翻脸,多少得忍气吞声。
她就喜欢通过这种方法向外人体现自己的在家里的地位。
然而,这次没有任何人买她的账了。
现在想来,玛格丽特他丈夫的那个远房亲戚可是真正的一等一的精明,原先只是带着自己要应考的儿子来,住进来皇室安排的旅馆。
他却及时地向皇帝表达了自己的谦卑,将一份没有填写内容但是已经签字和盖上家族纹章的血统证明书献给皇帝,并表示只要伊莎贝拉和皇室两方有一方不认可伊莎贝拉是他们家族的后代,他们都不敢攀附皇室。这张空白的血统证明书是一份诚心,也是给孩子的一份礼物,如果他们真的愿意承认,那是他们家族莫大的荣幸;如果不愿意承认,那就是天意。
那侯爵夫人也向皇后表达了诚心您的赏赐已经让我们三生有幸,您的亲外甥女当然是得由您来做主,我们这些难上台面的落魄小贵族实在是没有脸面也没这能力抚养皇室血脉。
第二天,皇帝就在皇后的建议下把侯爵改封为拥有一个市地产的荷德诺尔斯侯爵,还赐给了他们家族一做在京城的宅邸,还给他们配备了仆人。
向皇帝示个弱,就加官进爵了,这可比那种“凤凰男迎娶孔雀女带全家脱贫”的事迹牛掰多了……
听说那个侯爵的祖上曾经也阔气过,奈何出了好几代败家子,败掉了大笔的产业。
到了他这一代,除了连同爵位一同下赐的祖产土地外,其他的财产一个都不剩。最悲催的是在他父辈那一代,因为得罪皇帝,连京城的宅邸都被没收了,让他们在京城彻底失去了落脚之地。
别的爵爷觐见都可以住在京城的宅邸里,他在觐见的时候却要租房子或者是住在旅馆。
都说贵族的家眷们留在京城里是一种人质的作用,但他的妻子儿女这常年住在他的封地里。
就凭他们家那年120亩不到的祖产里收上来的那点可怜的地租,丰年也就够养家糊口。
这种人哪来的资本造反啊?他的妻子儿女哪有当人质的必要性呢?
不过,改封之后,他们的家族就和其他的贵族没什么两样了。
但是他们家族跟那些“靠裙带关系大富大贵”的人家一样,是维系在一个贵人身上的。
他们家的这个贵人就是伊莎贝拉本人。然而他们双方都没有意识到这个情况。只有劳尔这个旁观者非常清醒地知道这一切。
荷德诺尔斯侯爵家里认为自己是沾了已经过世的堂弟和他妻子玛格丽特女亲王的光。伊莎贝拉也是这么认为的。
但是这位新贵的侯爵却懂得一个道理如果自家后辈不争气,这份富贵也长久不了。
正是因为首相的官邸不是那种什么人都能够进的地方,伊莎贝拉得以清静地过了一段安生的日子,她不必跟各种亲戚去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