岌岌可危,梁世杰请朝廷尽快发兵,否则大名府一破,河北尽失,开封危矣!”吴敏急切的说道。
赵佶脑海中立刻放出了河北的地势,大名府本就是在平原之地,大名府往南直到黄河都是一马平川,金兵过了大名府还真的是可以直接打到开封府了。
赵佶一想到金兵要到开封来,两眼一翻,极为干脆的晕了过去。
吴敏等人看到赵佶晕厥,吓得急忙上前将其扶住,又是叫太医又是掐人中的,折腾了半宿才让赵佶缓了过来。
赵佶醒来后,只觉得自己浑身疼痛,又想到金军已到大名府,不到旬日就可到开封,他赵佶可能要成为亡国之君了,顿时悲从心来,大声哭泣起来。
他床前的张邦彦等人见状也只能跟着哭了起来,整个宫内搞得和出丧一样。
赵佶哭累了,对左右众大臣问道“如今之计,该当如何?”
张、王等人溜须拍马,欺诈百姓什么的都很熟悉,这对阵御敌却是不会了,而且也不敢啊,要是自己说出口,赵佶要自己去前线打仗怎么办?
赵佶见没有一人说话,便开始点名了,先道“张邦彦,你是宰相,你来说说看。”
张邦彦哆哆嗦嗦的站了出来,想了想说道“金军南下,不过是为了钱财,不如给他们一些就是了。”
赵佶叹了口气道“如果只是钱财的话,我自然是不会舍不得的。”
这时,童贯走了出来,拜道“启奏官家,微臣已经派马扩前往完颜宗翰军中询问其如何才肯退兵,想来数日就会有消息。”
赵佶点点头赞道“童爱卿还是体国的。”
吴敏看着这满堂的人居然没有一个人想着怎么抗敌,而是都想着如何议和,不由想到两人,出列说道“官家勿要心忧,微臣有两人举荐,一内一外,可保我大宋江山!”
赵佶奇道“哦?是何人?”
吴敏抬头道“一人乃是李纲,此人刚毅果敢,熟读兵法,精通国事,此时正在开封叙职,可当大用。
一人乃是平阴候姜信之,平阴候能征善战,灭王庆,平方腊,击高丽,功绩显著于世,麾下董平、呼延灼、秦明等均为世间良将,可堪大用。
如官家起用这二人,一人统兵于外拒敌,一人运筹帷幄于内,当可保平安。”
赵佶大喜道“如当真可保宋国平安,你吴敏乃第一功!”
赵佶这话说得其他人顿时妒火中烧,一人当下出列道“官家万万不可啊!”
赵佶一看那人,是高俅,便问道“高爱卿何出此言?”
高俅回道“微臣虽不读书也知历代王朝无有外患而灭者,汉因魏篡,魏因晋亡,故而太祖曰当与士大夫共天下也。
李纲便罢了,那姜信之本是贼寇出身,素无王法,听闻山东等地只闻侯令不闻王命,如昔日董卓也!
如今调其入京,岂不是饮鸩止渴?金国所求不过金银,平阴候如有异心,则求的是天下了。”
高俅这话在宋朝可以说是绝对的政治正确了,这也是宋朝历代皇帝对内对外的思维,什么异论相搅、河湟还土都是这个思维的体现。
赵佶听了高俅的话,觉得有理,但开封禁军是花架子的事情他也知道,他实在没信心依靠这些禁军守卫开封。
“那高爱卿可有计策?”赵佶问道。
你也别光说了,想想办法啊。
高俅哪里有办法,禁军的工人化运动还是他主持的,那哪能打仗啊。
高俅低着头嘟囔的说道“要退金兵,赏赐点金银即可。”
吴敏简直要白眼翻到天上了,这对内就是喊打喊杀,对外就是送金送银,你咋不去死啊。
赵佶最终还是决定见一见李纲。
李纲没想到自己回开封诉职居然能遇到这样的事情,到现在金兵南下的消息已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