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金宗翰兵不血刃下河东 宋徽宗仓皇南幸禅皇位(6 / 15)

风起大宋 魔冥王 21425 字 2020-07-25

”宇文虚中等待不住,对马扩说道。

马扩也是心里着急,点头道“好,我们一同去。”

二人一路闯到童贯的书房,童贯的管家死死的拦住二人道“两位大人,殿下是真的说过不见任何人。”

“国家存亡就在此时,你给我让开!”宇文虚中用力推开那个管家,正准备闯进房门,就看到童贯打开门走了出来。

“马扩何在?”童贯已经恢复了气势,大声喊道。

马扩见童贯脸色正常,以为童贯已经振作了起来,拱手道“卑职在!”

“立刻去请高太尉、枢密院众人前来见我!”童贯说完又关上了门。

马扩应了一声,对边上的宇文虚中说道“大王必是已有计策,还请宇文兄稍安勿躁。”

宇文虚中点点头,表示明白,让马扩快去,约莫过了一个多时辰,高俅等人都到了,童贯将这些人都叫进书房密谈,马扩二人则是满怀希望,希望童贯尽快定策发兵。

让宇文虚中和马扩怎么都想不到的是,当童贯打开门时的第一个命令居然是让马扩再次前往完颜宗翰军中,询问如何才能退兵,也就是说童贯根本没有想打仗的意思,而是一心求和。

马扩气的无奈,但想着这是国家大事,不能意气用事,只能领命离去,第二日上朝,赵佶奇怪童贯怎么回来了,当庭询问童贯,童贯则只顾左右而言他,高俅等人则低头不语,满朝文武此时知道金军南下的已有十之三四,却无一人敢明言童贯临阵脱逃之事。

宰相李邦彦眼珠不断的在转着,他并未被童贯通气,但他的脑子何等聪明,立刻猜到了三分,心中暗喜道“这童贯居然敢临阵脱逃,如今金军发难,我看你怎么办!”

后人把童贯和李邦彦等人当做一丘之貉,但实际上这些人之间也有斗争,李邦彦一直对童贯专断边事不满,便想着借机搞倒童贯。

童贯叫了那么多人去密谈,哪里还守得住秘密,何况河东、燕山府等地的急报是一封接着一封,李邦彦很快就得知了金军两路南下的消息,但他一边觉得边军再怎么样也能支撑一段时间,一边觉得越是严重,童贯就越惨,居然也选择了密不上报。

童贯等人的私心使得宋国失去最佳的反应时间,直到七八日后,李邦彦得到了金国送来的一份公函,觉得时候到了,这才求见赵佶。

赵佶这日还穿着道袍正在画画,画中的一只金丝雀纤毫毕现,这画要是放在后世,也不知道能值多少套房子。

赵佶满意的看着眼前的画,这天气冷了,他也不愿意出去了,天天作画倒是让他又进步了不少。

“官家,李相公求见。”一个内官低声说道。

赵佶点点头,示意让李邦彦进来,李邦彦咚咚咚的跑进来,一副急匆匆的样子,赵佶看着李邦彦不由笑道“这是发生什么事了,让我们的浪子都这样急躁。”

李邦彦举起一份奏折说道“官家,大事不好了,金国发兵攻我大宋,如今恐怕燕山府已经不保了。”

赵佶哐当一声坐到了椅子上,手战战巍巍的指着李邦彦说道“你你说的是真的?”

李邦彦将金国国书递给赵佶,赵佶打开一看,是金国的《牒南宋宣抚司问罪》书,这个时候赵佶才知道金国已经发兵多时了,再回想到童贯突然回开封,哪里还不知道这是童贯在临阵脱逃,只是现在去追究童贯,一来和大局无用,二来赵佶也怕别人说他是在找替罪羊,三来童贯毕竟立下不少功劳,赵佶还希望童贯能起来帮他挡住金国呢。

赵佶看完金国的国书,猛的起身想说些什么,只觉得大脑一阵昏厥,又坐了下去。

“官家!”李邦彦急忙上前想搀扶,赵佶摇摇手还想说什么,却支撑不住的晕过去了。

赵佶本就是酒色之徒,又一心求长生,服用了不少丹药,体内丹毒早已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