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背上驼运,对美国人来讲最适合了。
自动武器的出现,令陈新元对毛瑟公司的表现十分满意。
接着陈新元又说道:“保罗·毛瑟先生,我在想,ji qiang还是太重了,我们能否制造出小一点的自动武器?譬如说比bu qiang重一点的轻ji qiang,比bu qiang还轻的自动阻击枪?”
“可以,我们也正在这方面的研制。只是要造轻ji qiang,枪管散热的问题要如何解决?”保罗·毛瑟回答道。
“轻ji qiang采取可更换的枪管吧,在枪管上面安装一个提把,一拉就能把枪管拉出,换上新的枪管,打热了就换。还有,轻ji qiang不方便采取弹链供弹,就采取弹匣供弹的方式吧。”
后来,三年后,毛瑟公司生产的一批新式阻击枪运到兰芳,陈新元才发现,运来的居然是一批驳壳枪!有半自动的,也有自动的。他感叹了一句:“其实我三年前想要的是啊!只是没有这个概念,结果给了我一批驳壳枪。”
不过驳壳枪和轻ji qiang都是后来的事情了,陈新元目前比较关心的还是水冷式重ji qiang何时能够投产的问题。
水冷式重ji qiang虽然已经问世,但是枪管寿命目前还无法保证,而且水冷式重ji qiang很难更换枪管,要更换枪管,只能把整个水冷套筒拆开,才能更换枪管,因此这种ji qiang的枪管需要用优质钢材生产,以保证枪管寿命能长久。这种ji qiang一旦在作战的时候枪管损坏了,就只能把ji qiang送下阵地去换枪管。
至于bu qiang方面,保罗·毛瑟很担心的对陈新元说了一件事:“陈先生,我们原以为,我们的bu qiang已经非常先进了,可是我可以给您看一件东西。”
说完,保罗·毛瑟让工人去取来一支bu qiang。
陈新元一看就知道了,那是美国造的温彻斯特bu qiang。只见保罗·毛瑟端起bu qiang,瞄准100米外的靶子,扣动一下扳机,又一压bu qiang,一个子弹壳飞出去,紧接着再次扣动扳机,再一压bu qiang,又一颗子弹壳飞出去,然后再扣动扳机,转眼之间,八发子弹就部射出去了。
“陈先生,您看,这是美国人的bu qiang,比我们的bu qiang射速快得多了!所以我觉得,我们的bu qiang是不是已经落后了?”保罗·毛瑟把温彻斯特bu qiang递给陈新元,“现在美国市场上,我们的bu qiang销路差了。本来几年前,我们的bu qiang刚刚进入美国市场的时候,深受欢迎,每一批bu qiang运到美国,都销售一空。可是现在,我们的枪卖不出去了。”
陈新元当然知道杠杆式bu qiang的致命缺点,为何一战以后,杠杆式bu qiang就几乎不见踪影了?就是因为有致命缺点。于是他说道:“毛瑟先生,您放心好了,这种美国人造的bu qiang,可能会风光一时,可是毕竟不是主流产品。在今后,还是我们这种bu qiang占了国际市场!他们的杠杆式bu qiang,不能使用尖头弹,注定了威力就不能和我们的bu qiang相比。而且是边缘底火,可靠性也差。别看这种枪射速快,一旦卡壳了,处理起来可比我们的麻烦多了。我们的bu qiang卡壳了,一拉枪栓就把臭弹退掉了!他们的bu qiang卡壳了,那可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