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遗愿《照夜白图》(3 / 4)

1979闲鱼人生 六道红叶 4800 字 2021-09-04

音传遍了房内外。

待客厅的众人,有不少泪低的也是闻声而泣。

过了好大一会儿,他先是用手轻点了几下骆涛的手背,骆涛这才止住泪水,两眼了水汪汪的看着张先生,他道:“还有一件事想请你帮忙。”说这话的时候他手上的力量明显加大了很多,握着骆涛的手。

能让张先生如此语气,事情绝对不小,但绝不可能是家事,先生认识那么多政要名流,随便一个都能帮助以后的张家。

再加上两人师徒名分已定,只要不是触碰法律的事,又在有能力的情况下,骆涛都有责任来完成老师的遗愿。

圣人有言:“有事,弟子服其劳。”

便出口道:“先生想念的是不是韩干的照夜白图?”

张先生这次好似用尽了全身的力气点着头。

韩干(韩斡),唐朝著名的大画家,《照夜白图》画面中,“夜白”拴在马桩上,鬃毛飘逸,双耳高竖,昂首尖叫,四蹄相视。

画面右上角有南唐后主李煜的“韩乾画夜照白”题词。

历来为皇家收藏,清末转至溥伟之手,后又经历战乱,清亡民代,他这位皇亲国戚的日子就过的没有之前那么好了。

抗日战争爆发,京城沦陷,此时的他是担心画作毁与战火,还有就是这位满清遗老他一直都在做着复辟清廷的美梦,不管家用还是别用他都急需一大批钱财。

一位英吉利的收藏家叫作戴维德得知此事后,立即就委托了沪海的一位叶姓古董商前往京城购买《照夜白图》。

当时身在沪海的张先生得知此事后,便焦急万分,他十分希望能阻止《照夜白图》出境离开国土,但这时说什么都已经为时已晚。

大名鼎鼎的《照夜白图》已经随着轮船的汽笛越漂越远,漂到了大洋的彼岸。

其实早在小日子还没有进京城的时候,那时还是宋哲元执政京城,张先生就向他们提出政府要关注此画,可惜此时的他们一心都在考虑dang国前途,那有什么时间来关心一副影响不了国事的破画。

再者就是那时候的张先生也已经没有财力购买此画。

这才被英吉利人买走。

张先生在回忆录中写道,“余在沪海闻溥伟所藏韩干《照夜白图》卷,为沪叶某买去。

时宋哲元主政京城,余急函声述此卷文献价值之重要,请其查询,勿任出境。比接复函,已为叶某携走,转售英吉利。”

没那购得此画留存国内一直以来都是他的遗憾。

骆涛相伴先生这几年,对此事那也是了解的,去年就安排人手去英吉利专门打探此画,可惜至今还都没有音讯。

(《照夜白图》历史上于1977年几经周折之后由迪隆基金会捐赠美联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

这事就算张先生不说,骆涛也会尽全力去做。

张先生又有意跟骆涛谈了几句红顶商人胡雪岩,介于他的身体状况,之后就没有再谈别的事。

……

半个钟头后,骆涛拖着疲惫的身子,抱了几本《商经》、《治学论道之经》、《持家教子之术》、《曾国藩家书》出来。

看到了潘先生,低头垂泣,也不作他样,“先生,叫您。”

潘先生由着女儿搀扶着他,身子微颤,双手发抖,她在强忍着悲伤,点了头。

撇开扶着她的女儿,还整理了一下衣服,回头像是在安慰众人:“我没事。”

此时在场所有人,都没有这位老人心痛,更没有一个人能替她分担她的那份痛苦。

她进了屋,也是轻轻关上了门。

众人又都默然退到了一个合适的位置。

骆涛并没有继续待在屋里,他感觉自己待在房间里,会窒息。

抱着书,在其他人的目光下,迈出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