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吴导,你看能不能多给我几个镜头(2 / 4)

1979闲鱼人生 六道红叶 2803 字 6个月前

着机器来的吴天明导演,没错就是吴大导演。

这往年兰园举办冬至堂会,也不过就是组织个人拿个照相机东一下西一下给大家拍个照。

今年不同,年初的时候,西昌自己不是组建了一个十分零散的摄影团队拍纪录片。

这有了条件,当然不能浪费,那天从兰园离开,第二天骆涛就找到了吴导商量着,让他扛台机器来拍一拍冬至堂会。

吴导他倒也爽快,想都没有想就一口答应了。

这一年多以来,他真的太幸福了,在京城走到哪儿吃饭都不要花钱,原本就黑圆的身子,如今吃的就更加像盼盼了。

原本一口的长安调,如今也已经挂上了一点京城味。

这一年说是来京工作,其实就是来京城旅游,纪录片拍摄那是松弛的不像话,拍一个月就歇上七八天个把星期。

至于为什么要休息这么长时间,骆涛给出的理由是学习。

这种看似非常合理的操作,一次可以,但不能多,次数一多,就不难让人看出一些意思来。

慢慢地吴导也从中咂摸出味来,知道骆涛这么做,无非就是找个借口帮助他改善一下,他们一家当下的生活条件。

说实话,拍这个美食纪录片之前,骆涛是没有想这么多,也是在开拍之后才意识到这一点。

后来,骆涛便把几位在生活上不是十分宽裕的朋友拉了进来,能写的就写一下美食文案,不能写的就做这档纪录片的美食计划师,规划未来需要拍摄的内容。

就这么一个不经意的想法,出其不意的把西昌纪录片拍摄的团队,提前给专业化、精英化。

愣是把史铁生几位传统作家给变成了美食作家。

播音员变成了美食博主。

画家不画山水改画蔬菜和大豆了。

他们不愧是当下社会上的人才,对于自身角色的转变非常自然。真正做到那是干一行爱一行,听说他们现在跟朋友聚会,都不谈各自的专业,开始谈论起了吃。

对此,骆涛很是担忧他们会成为新中国第一代吃货。

各个都是人过中年,一想到再次见到他们,他们各个发福的像个土财主,头顶着地中海,哎呀!一想到这些,骆涛心里就压抑不住的高……悲伤。

看看现在的吴导就知道那帮人如今的状况了。

对于骆涛的好意,吴导没有拒绝,而是坦然的接受了。

他这人不善于言表,对于骆涛这个小老弟对他的关照,他是记在了心上。

他自己也知道自己除了拍好纪录片,别的也帮不上骆涛。

工作那是真的认真,这一年除了学习纪录片拍摄的技术,还有就是把国内关于美食的书,只要是在市面上能买到的就没有他不读的。

现在的吴导绝对是位合格的美食导演。

这次来拍摄冬至堂会,骆涛张了口,他怎么可能会拒绝,想都没想就同意了。

对于这部纪录片另外一个导演老谋子,这家伙就更不用说了,别的不提,他绝对是个好导演。

有一集是他全权执导的,拍的那叫一个好,看着跟看电影一样,花样百出,让人欲罢不能,现在可以说是打破了当下国内拍摄纪录片的老一套。

他巧妙的把西方电影运镜的手段给运用到了纪录片上,效果那是出奇的好,但就一点不好——太踏马烧钱。

好在骆涛家大业大,能支持他们在艺术上大胆创新。

言归正传,说回冬至堂会。

“吴导,今天您老可要记得多给我几个镜头。”

在知道那些大家今年都会带着各自的徒弟来,骆涛也把自己的学生慎之从校园里给提溜了出来,来给自己装装门脸儿。

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