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抢我官军战马就可断定,我军虽败,实力胜过其数倍,仍操胜券”,毕应元道“经略两日前命末将考察梁山后关水泊情形,末将已经办妥了。”,张公乃命应元向众人展示。
原来梁山形势,四面水泊环绕,但前、左、右三面,与后面水泊情形迥别。前三面水泊,系一水相连,里面陆路也一望相通,所以徐槐攻进前泊,分抢左右两关,官军都在水泊以内,那左右两水泊早已虽有如无。惟有后关,有东西两座大山,抱住一所水泊。那东山一带直接运河,那后山洞就在此山之内,图中不载,所以官军都不晓得。只是此山横截水泊,水陆两路都不通。就是西山下水路,也都是浅溜急滩,舟船难行,陆路自不必说。收后关主将卢俊义,副将为燕青,李应。至于详细兵力,却不得而知。
张经略对三人道“我把贼人三面攻围,独留后关,原有主见在内。贼人尽力顾我三面,那后面必然空虚,可从此进攻,必然得手。”盖天锡道“贼人吴用,智计殊胜,未必不防及此。为今之计,可用一声东击西之法,遣偏师数队去击后泊,他必然增备后面;后面增备,前面力薄了,然后我用全力破他前面。”张公道“盖见之言固是,但我料贼人后面必然空虚。缘他前关如此攻击不破,其重兵严守可知。因其前关之力守,可卜其后关之无备。即使有备,料不过数千兵卒而已,与空虚无备何异。为今之计,可一面令中军加紧攻打前关,一面分拨左右两军兵马,出其不意,去袭击后关如此两路齐攻,贼人招架不及,必有失手之处。无论前关、后关,但被我破得一处,便可直捣贼巢矣。”贺太平道“经略欲攻后关,可与左营云将军商之。他营内娘,善制攻守器械。后关水泊,险阻最多,非器械不济。”张公称是,便吩咐左右“速去请左营云将军前来议事。”
不一时,云天彪到来。张公接见叙坐,便将上项谋划向天彪说了。天彪道“此事在天彪身上,只须请奥图细细一看,便可施行。”张公便取出那徐总管遗下的梁山后泊一册,授与天彪,便道“此事悉请将军调度。惟攻关之日,须前后约定时刻,我让毕将军和你回营,告知后山详情,时刻定了,告知毕将军即可。”天彪应诺,受了地图,和毕应元退回本营去了。
次日晨,中军第六队右将军康捷遣人来报,报知本队左将军王进不知去向,坐骑武器俱不见了。张公恐人心惊乱,传令康捷,若有人问,只说王进奉经略之命督问粮草去了。
不说张公部署中军,且说天彪回到左营,便与娘共看地图,听毕应元解说。天彪对慧娘道“若要攻打后关,惟有移军到后水泊,从泊外杀进去,先破了水泊,然后可达后关。”慧娘道“正是。但既攻水泊,那白瓦尔罕沉螺舟之法,可以水底潜行,今日正好应用。”天彪喜道“有此妙器,何愁水泊不破,便传令分派众将移军后泊。”慧娘道“不可。经略之意,要乘贼人不备袭取水泊。我若先行移军到彼,待得沉螺舟造成,然后进攻,极快也须十余日,贼人岂有不觉之理。”天彪道“你说因是,但我在这里将船造成了,异到彼处,岂非笨事。”慧娘道“不妨。可先将舟中所有散料,一一做好了,然后携到后泊去,一凑好便可落水。如此计算,到彼不过一日之期,仍出敌人不意也。”天彪称妙,便传令就右泊里面择一空地,搭起庐厂,制造舟船。天彪对慧娘道“此事本可委白瓦尔罕监督,今白瓦尔罕已死,只有你亲去监督。”慧娘道“正是。”当时天彪派慧娘作监督,云龙作提调,率领工匠三百五十名,都关在厂内昼夜并工赶造,限十二日须造齐沉螺舟六十号。又派毕应元,欧阳寿通领五百铁骑,绕厂外昼夜巡绰,端的号令机密,毫无泄漏。
再说梁山方面,因初战大胜,故宋吴稍稍放心,让卢俊义率燕青,李应督守后关。这日天晚,燕青正是当值巡视,胡听关下有人发暗号,燕青急问何人,来人道小乙哥吗?燕青已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