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五章 江公令牌(2 / 3)

康佑四十二年 陆函 3197 字 2021-10-11

短的时间内布置好一切。

当然最重要的是这场雨,好巧不巧正逢其时,否则有熊族立刻攻城,周飒然纵使有天大本事也无计可施。

在走下城楼之前,周飒然欣慰的拍拍老者的肩头,露出真挚的微笑:“难为你了,等我回来。”

周迁立刻下跪行礼,目送他在二十多骑的簇拥之下,上马从北城门离开。

大明山顶的南镇军营里爆发出空前的喜悦呼喊,这场降雨对被截断水源的南霈将士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锅碗瓢盆,甚至头盔、皮甲,总之只要是能盛水的容器,纷纷被放置在雨中。

此时轩辕烨的大帐之中,周炳然正神情颓废的单膝跪在地上,他高高举起自己的佩剑,一言不发。

自打天色蒙蒙亮时,他就在李忠的掩护下,穿过蛮军的包围圈,来到山顶。

可能是下雨之后,气温陡然下降了许多。轩辕烨穿着铠甲,系着披风,手里拿着一卷杂谈滋滋有味的翻阅着,其神态平和。

“除了知道是你在背后撺掇广威屠城,还有别的吗?”轩辕烨拿起笔,似是看到了精彩之处忍不住标注起来,头也不抬的继续说,“东乡侯,不愧是东宫詹事之首,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将这一切都弄得清清楚楚。”

周炳然看着轩辕烨,神情紧张,几番欲言又止。

“何必这么担心,广威的人头已经落地,就算翻出旧案,他也掀不起什么风浪。”轩辕烨微微一笑,“起来吧,这件事不怪你,他是你的兄长,有多少能耐想必你比任何都清楚。”

周炳然一动不动,斟酌再三才艰难开口:“殿下,他恐怕已有所察觉。”

轩辕烨毫不在意,淡淡说道:“能杀了他最好,不过也无需强求,不到万不已,本王也不是非杀他不可。毕竟你二人乃是兄弟,我可不想你今后因此而心怀愧疚悔恨。”

“他察觉的,乃是起兵之事。”周炳然说话的语速很慢,“那日他曾隐晦劝我返回钦州。”

“哦?看来在调查广威的时候,东乡侯发现了不少蛛丝马迹。”轩辕烨放下了手中的书卷,稍稍用力的扣在案上,“早知如此,当天在梧州城下就该杀了他。”

“臣擅作主张提前透露了蛮人动向,请殿下责罚。”

“相比效忠本王共襄大事,你更在乎东乡侯的性命?”

轩辕烨站起身,一步一步慢慢走向周炳然,语气突然一转,和蔼的将人从地上扶起来:“瞧把你给吓得,本王知道,你此举不过是怕东乡侯万一做出什么鱼死网破的挣扎,而坏了大事。”

周炳然感激得望着轩辕烨,正色道:“臣确实有些徇私之心,殿下所说只是一方面,其实我的初衷是想借此让家兄能看清时局,不再站在太子那一方。杀一个周飒然固然可以削弱太子势力,但对整个周氏来说,并无大碍。”

“本王明白,死了一个周飒然,自然会有下一个。”轩辕烨摇了摇,“你这不算私心,人之常情而已。”

面对宇王的宽宏体谅,周炳然有些惭愧:“殿下,起兵的事是否暂时放一放,等我先说服家兄……”

“不必,此事关联甚大,就算东乡侯有察觉又如何?他是敢禀告父皇,还是敢在朝堂直接弹劾?没有证据,那便是诬陷,构陷皇子,污蔑封王是多大的罪!”

诚如宇王所说,谋逆反叛这种事,没有确凿的铁证,仅凭自己的猜测和些许觉,皇帝岂会轻易相信。更何况,宇王的假节钺之权就是皇帝亲自赐予的,这代表的可是十足的信任。

“可万一他告诉太子,令东宫有了防备,届时再想动手可就难如登天!”

轩辕烨轻笑一声,自信道:“太子能如何防备?就凭那东宫六卫,还是巡防营?”

周炳然有些焦急的提醒道:“殿下忘了,皇陵尚有折冲将军的三万景山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