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8章 翻旧账(1 / 4)

第978章翻旧账

殿外开始飘起零星的小雪,殿内的地龙将整个大殿熏烤的暖烘烘的,然而,内阁的两位大臣站在原地,心中却不由捏了把冷汗。

他们当然是看过这本奏疏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于谦离京许久的缘故,还是他对京师的形势判断有误,总之,这份奏疏即便是在他们两个看来,也有些过于冒犯了。

“……夫天下者,陛下之天下也。”

“陛下为君父,百姓为臣子,父爱之子,莫有其深也,君爱之民,亦当如是。”

“臣巡河南,湖广等地,见百姓凋零,万民贫苦,连绵数里,无一男丁,妇孺挣扎,乞讨果腹,胥吏尖利,盗匪横行,地方官府庸弱无能,弊病丛生,卫所官军或勾连地方,欺压百姓,或遭侵吞军饷,逃役多矣。”

“想太祖立国之时,虽百废待兴,然四民各安本位,海内安乐,臣思之良久,以为国家之计,在内不在外,当今之时,休养生息,革除弊病,方为国之本也。”

“陛下圣明仁慈,当以万民之心为心,万民之计为计,岂可因一时之气,再兴战事?”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土木一战殷鉴在前,陛下理当朝乾夕惕,此臣昧死竭忠,惓惓为陛下言之。”

“天下之治与不治,民物之安与不安,悉决于陛下一念,伏惟陛下留神,宗社幸甚,天下幸甚,为此具本,谨具奏闻。”

不得不说,于谦还是于谦,朝野上下尽皆忌讳不提的事,他是丝毫都不怕。

于谦这么明目张胆的将天子和太上皇相提并论,这简直就是在刀尖上跳舞。

当然,这些事情,到最后都会归结到于谦的头上。

笔锋遒劲锋锐,相比以前更加精进……

但是,整饬军屯本就困难重重,如果说事事顾忌,那就不知道要耽搁到什么时候去了。

还有那唐王,仗着自己在地方根深蒂固,屡屡将于谦拒之门外,地方州府忧惧唐王势力,推脱不敢动手。

王翱和俞士悦心中更加不安,连忙道。

“二位先生当知,内地各处,乃朝廷税赋之本也,朝廷岁入,大半来自于此,若有乱事,恐动摇社稷矣。”

这也就意味着,不仅仅是现在不能开战,以后也不能打,这无异于直接掐掉了天子建功立业的念想。

倒不是因为他们懦弱,而是他们知道,天子并不是像外头传言的那样是为争一时意气,或者是纯粹为了所谓功业之念。

而且,更重要的是,在这份奏疏当中,于谦的态度十分鲜明,那就是,未来数十年内,国家之计在于革除积弊,休养生息。

虽然没有明说,但是,这一番话说下来,就差直接了当的说,民间凋敝至此,陛下您若强行开战,就是在重蹈太上皇的覆辙……

闻听此言,天子终于停下了手里的动作,道。

其中有些是宗室胡搅蛮缠,譬如镇平王,他所说的王府私田,根本毫无根据,连私田都不是。

这不是明摆着打天子的脸吗?

固然,土木一役让民力耗竭,但是,到了现在,天子毕竟已经登基两年多了,民间还是如此,让天子的颜面何存?

也怪不得,内阁的首辅次辅两个人,都不敢单独来送奏疏,而是拉着对方一块才敢过来。

“边境之事,二位先生皆知朕意,朕便不多说了,现如今杨杰未归,同各部的谈判也在进行当中,所以,于谦的这份奏疏,朕也只能暂时留中不发了,二位先生见谅。”

“陛下,于少保毕竟是兵部尚书,此疏虽言之过甚,但是,可见一片拳拳为国之心。”

这话听起来倒是体贴的很,但是,看着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