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例外。
但是,这件事,他一个人说了也不算,藩王进京干系重大,虽然说,如今已经不是洪武时代,藩王手握重权,一旦进京,有各种各样的风险。
所以,他哪怕会拿出一些小恩小惠交好这些大臣,但是,分寸却一直掌握着。
“王爷客气了……”
闻言,胖王爷笑眯眯的摆了摆手,道。
“次辅大人所言有理,宗学新设,无成例可循,所以,大小事务都得陛下拿主意,这不,本王也只能多往宫里跑几趟了。”
闻听此言,朱徽煣心中立刻警醒起来,对于刚刚俞士悦的举动,也大约明白了过来。
“谢王爷赏赐。”
如果说刚刚只是随便问问,那么,这句话就显得更让朱徽煣意外了。
“宗学新设,的确有许多事务,都无成例可循,需要摸着石头过河,不过,宗室进京,闹腾的动静怕是不小,真要是这样,礼部怕是又要头疼了,再加上时间又紧,还是不折腾的好。”
“离过年还有一个多月了,之前叔祖说的,关于宗学学生是否能够归家探亲之事,朕想了想,觉得怎么做都不妥。”
朱徽煣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往一旁的怀恩身旁凑了凑,道。
而且,就只是送,也不让他们办事,也不打听朝廷政务,他们要是推拒,还要得罪人。
见到他的身影,俞士悦的心中,不由又蒙上了一层阴影。
宗学里头,固然有不少潜心向学的,可纨绔子弟也不少,在京城里头,他们没有靠山,又在天子脚下,自然不敢太过放肆,但是回了封地,可就不一定了。
难不成,他们对此事有什么自己的想法?
不过,这倒也不是什么秘密,俞士悦本身就在内阁,真的想要知道这些消息,并不困难,所以,也没什么隐瞒的必要。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一旁的俞士悦却似是想到了什么,忽然开口问道。
“原来如此……”
“王爷,近些日子以来,宗学状况可还好?年关将近,诸王的贺表,也快该送上来了吧?”
俞士悦是何等样人,一听他就知道,这位岷王爷是起疑了,不过,以他们的关系和现在的场景,倒是也不便解释,苦笑一声,他只得道。
说罢,二人拱了拱手,便离开了乾清宫。
这几点原因综合起来,才让朱徽煣成了朝中各路大臣,都愿意笑脸相迎的人物。
刚刚在殿中,天子便曾经提到,诸王已经通过朱徽煣多次表达了不满,现如今看来,果然如此。
不管是宗室进京,还是现如今的宗学学子归乡,在他看来,其实问题都不大。
殿中依旧温暖如春,朱徽煣跟着怀恩来到殿中,恭敬行礼,同时偷偷的打量着天子的神色,却见天子一如往常面带笑意。
宫里他也来了不少回了,可从没有觉得有什么气闷不气闷的。
“多谢公公。”
这话算是一个软钉子,看似是在赞同俞士悦,但是实际上,说的却是另一个意思。
朱徽煣脑子里一边想着,脸上却依旧笑眯眯的,只不过,言辞之间,却已然多了几分谨慎,道。
第二,就是守好本分,具体的说,只谈交情,但是不掺和不该掺和的事。
“见过岷王爷!”
平身赐座之后,看着略显有些拘谨的朱徽煣,朱祁钰道。
“若是让这些学生归家,一则来去奔波,少则一月,多则数月,如此来回,学业难免耽搁。”
“因着这个缘故,诸王的贺表倒是还没上,次辅大人这话,倒是提醒本王了,年关将近,这桩事倒是不能再拖延了。”
见此状况,怀恩也是一阵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