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6章 谜语人去死(2 / 4)

情,粗粗算来,朱鉴到任,也有大半年了,这些日子,朱鉴陆陆续续的通过不同的罪名,拿下了一些官职并不高的官员,同时,在一些关键位置,换上了朝廷派过去的人,营造出一种,新巡抚想要掌控当地官场的假象。

拿起面前的奏疏,拆开上头的火漆,朱祁钰凝神看了起来。

朱祁钰被打断了话头,原本有些不高兴,但是,听到王翱这番委婉的话,他也就立刻明白了过来。

如今边境安宁,能够称得上军报的,也就只有征倭大军了。

“臣锦衣卫指挥使卢忠,拜见陛下。”

等到这些家族都放下了警惕,封锁海域的大军,又暗中营造出一种,因为长期封锁,而有所懈怠的假象。

严格意义上来说,倭寇之患,终明一朝,都没有彻底根除,前世他在位的时候就不说了,即便是此后嘉靖朝倭寇劫掠,朝廷震怒派兵清剿,也是屡剿屡败,虽然说隆庆开关之后,大多数的假倭都转为了商人,但是,这也并非是朝廷之功。

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他能够查到这么多的东西,可谓是一员能吏,不过……

可实际上,他抓的那些人,虽然官职不高,但都是一些知道消息众多的人,从这些人的口中,朱鉴应该审出了不少的东西,该查的,也应该查的差不多了……

这么长时间了,总算是有好消息传来了。

打发走了王翱,朱祁钰捧着面前的奏疏,又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心中的石头,也总算是放下了些。

它和前者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内阁可以预闻,但是后者,内阁也无权开拆,保密性要更高。

今年各地都有灾情,朝廷早就入不敷出了,大军的军费,户部自然是不敢少给的,但是,户部的那个沈貔貅也不是什么好货色。

不多时,王翱的身影出现在殿外,趋步入殿,行礼之后,便从袖中拿出一份军报,呈递了上去,开口道。

说白了,就是朝廷不出钱,拿这些乡绅的家产当赏赐,王翱闻听此言,略微一愣,不过旋即,他也就点了点头,道。

当然,缺点就是,无法完全保证密奏的内容不会泄露,毕竟,除了皇帝之外,内阁还是过了一道手的,既然有旁人之外,那么,就会有泄露的风险,哪怕不直接泄露,可是,提前透露一些语焉不详的风声,也是不可避免的。

“话是如此,可是,如此大捷,朝廷若仅是口头褒奖,怕是不妥,这样吧,于少保这份奏疏当中,提到查封了许多同当地倭寇勾结的士绅家产,这些家产中,金银粮食等物,便充作大军的赏赐,其余的田产,宅邸,古玩字画等物,暂时封存在当地衙门,留在朝廷派人处置。”

于谦甚至没有动用大军,只是用当地驻守的官军,就把这些家族给全部查抄了个干净。

“陛下……”

这份军报,依旧是于谦和张輗联合呈上的,经过长达数个月的封锁,果不其然,隐匿在海上的倭寇,渐渐的没有了粮食和基本的物资,越来越多的倭寇冒险登岸,和曾经跟他们合作的家族取得联系。

朱祁钰的目光落在眼前的军报上,脸上露出一丝若有所思之色,旋即道。

“启禀陛下,福建巡抚朱鉴有密奏呈上。”

“召。”

总的来说,如今的密奏渠道,分为三条,一条是和普通的奏疏流程基本相同,要经过许多的衙门,一级级的呈递,但是不同的是,加盖钤记为密奏者,送达内阁之前,有司不得开拆,一旦有所破损,便会追责,到内阁之后,由负责票拟的阁臣开拆,票拟后重新封好,呈递到御前。

“陛下,兵部尚书王翱大人求见,称有捷报呈上。”

这种隐秘体现在,朝堂之上,也不会有任何的记录,唯一能够有迹可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