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9章 张弛之道(3 / 4)

所以实际上,最大的问题其实还是在于君主本身如何对待宦官的问题。

且不说这件事情他不知真假,就算是真的,这个时候,他也不适合出面,要知道,此前因为刘益的案子,他就已经弹劾过了东厂,那个时候,天子的态度就已经十分不满了。

“经查,王铉勾结江西知县季同,贿赂朝臣,徇私舞弊,庇护亲族,在朝中结党营私,按律当流放戍边,念在其主动投案自首,刑部拟判其褫夺官身,抄没家产,发回原籍,永不录用。”

但是,他们没有禀告上来,这才是关键!

看着底下略显不安的群臣,以及面色沉重的林聪,朱祁钰搁下手里的奏疏,道。

这个结果,倒是并不令人意外,王铉的罪行,早就是板上钉钉的事了,眼下这个结果已经算是好了。

这话越听越不是味道,不少大臣心中都暗暗一惊,觉得天子这次,恐怕是生气了。

其实,所谓政治,也就是在这不断拉扯当中,逐渐趋向平衡的过程,对于朱祁钰来说,打压科道是必要的,扶持科道也是必要的。

大殿当中安静下来,朱祁钰的话音落下,并未带着什么情绪,但是话语当中的意思,却隐隐有不信的意思,这让底下的一众大臣,看着林聪的目光当中,不由带上了一丝担忧之意。

说罢,他抱着官帽站起来,踉踉跄跄的回到了班列当中,低着头,让人看不清楚神色。

“朕不要你的官袍,至于这桩案子,朕回头自会派人查问,林卿先下去吧……”

天子之威,非常人可以抵挡,即便是林聪这样在朝堂混迹了许久的人,也依旧如此。

这又是奏疏,又是诉状的,看来,这林聪绝不是临时起意,而是妥妥的有备而来啊!

略一思忖,朱祁钰展开诉状看了一遍,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里头内容很简单,就是说矿税太监强抢民田,牲畜,不仅强买强卖,而且,到最后就打了个条子,其他的什么也没给。

随即,林聪又拿出一份诉状,递了上去。

至于朱祁钰手下亲近的这几个人,为什么没有禀报上来,也并非不可理解,和派出去的那些宦官一样,他们首先想的,其实也是把差事办好,然后在皇帝面前挣个面子,而且不出意外的是,这些派出去的人,也肯定会时常给他们一些好处,所以这种事情,朱祁钰没有主动问起的情况下,他们也不会自己说出来给自己招惹麻烦。

“陛下!”

打压是因为这帮人没事就喜欢把目光盯在皇家的身上,揪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成就自己所谓的‘清名’,这种习气惯到最后,就会出现崇祯这样的倒霉孩子,动不动就被底下的大臣用什么天下,国家给绑架,自己苦兮兮的衣服破了都补补再穿,底下的大臣却日日欢歌宴饮,问就是君上当做天下表率。

所以,这种坏习惯,必须要打掉,坚决不能纵容,说白了,就是得好好收拾一顿,可事实上,矫枉必然过正,此前的科道改革,的确抑制了这种不良的风气,但是,也导致了科道唯唯诺诺不敢言事,一个不敢言事的科道,对朝廷来说,也就没有用处了。

因此,哪怕心中叹息,王竑也只能对着林聪投过去一丝安慰的目光……

“臣,遵旨……”

此情此景,让一旁的王竑不由叹了一口气,应该说,这位王副宪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历练,也终于是成长了些许。

“陛下,仅凭诉状确实不能认定,但是,矿税太监在四处作恶,已然是罄竹难书之事,若仅仅是一桩事情,或可视为有其他内情,可诸多事情加在一起,若不彻查,岂能安朝局民心?”

“陛下,臣以为此事不可轻忽,应当立刻将涉事太监缉拿,交付有司审理,各地受弹劾者,应即刻命当地知府详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