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知夏活了26年的生活中,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之下,她被培养成为了一位很有教养和礼貌的淑女。
她会在进餐时保持直立的坐姿,背部永远不会接触到椅背。
喝茶时,会先倒茶、再倒牛奶,在12点到6点钟的方向反复搅拌。
然后,用食指和拇指在杯环被捏住,并用中指托住杯环底部饮茶。
这样一个对各项礼仪了如指掌的人,当然明白对人进行言语上的谩骂有多么的不礼貌,但是现在,她很想抛开那一切。
十几分钟之前,连清风睡着了。
他的呼吸变的绵长而均匀,这让她有稍稍的安心。
于是,在尝试着动了动被他压麻的腿而他没有醒来的迹象之后,温知夏开始小心翼翼的尝试着退出他的怀抱。
但悲催的是,她失败了。
她一动他就将手收的更紧,但似乎那药里有些使人嗜睡的成分,所以他并没有睁开眼睛,只是循着熟悉的味道在她颈间咬了一口。
没错,就是“咬”。
不存在任何暧昧旖旎,只是单纯的警告和威胁。
实打实的一口,疼的温知夏紧紧皱起了眉头。
几分钟之后,他再次陷入了睡眠。
她不死心的又试了一次,结果毫无意外,她又被咬了一口。
前前后后加起来,她肩膀上应该有6处咬痕,她一直仔细的数着呢……
窗外的天色很快暗了下来,房间里面没有开灯,显得有些暗,只有外面五彩斑斓的灯光映着漆黑的夜空,让她的眼前多了一丝光亮。
夜晚的伦敦很美,华灯初上,灯火辉煌。
不像国内随处可见的林立高楼,这座城市给予了天空更多的空间。
温知夏偶尔会在清朗的夜晚坐在家里的小阳台上,远远的望着泰晤士河,一不小心就忘了时间。
但是今晚,她却失去了欣赏夜景的心情。
任谁的身上被迫躺着一个陌生的男人,估计都会很崩溃吧。
仔细回忆了一下这两天和连清风见面时的场景,温知夏几乎越来越肯定,对方今天的表现和前几天明显不像同一个人。
或者,前几天他的善良绅士都是伪装出来的……
可这也有些说不通,毕竟他的感冒是真的,这是伪装也伪装不出来的。
问题的关键在于,她到现在也不懂对方不让她离开的目的是什么。
钱,他并不缺。
至于色……
她觉得自己没到那种让人看一眼就欲火焚身的地步,更何况是要冒着玉石俱焚的危险来强迫她。
既不为财、也不为色,那他到底为什么不让她走?
正常的思维想不通,她就果断换了一种。
根据连清风前后的表现差异,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了双重人格,她是一名心理医生,当然也会有同样的怀疑。
双重人格属于多重人格的一种,是一种癔症性的分离性心理障碍。
这种心理疾病的特征是,虽然同一个体具有两种或更多完全不同的人格,但在某一时间,只有其中之一明显。
更重要的一点是……
每种人格都是完整的,有自己的记忆、行为、偏好,可以与单一的病前人格完全对立。
以双重人格为例,同行情况下,两种人格都不会进入另一方的记忆,也几乎意识不到另一方的存在。
也就是说,如果连清风有双重人格,那么后来的这个人格不该认识自己才对。
而且,从一种人格向另一种进行转变,开始时通常很突然,与创伤性事件密切相关……后面一般仅在遇到巨大的或应激性事件、或接受放松、催眠或发泄等治疗时,才发生转换。
这种心理疾病大多是因为童年阴影造成的,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