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得饱、睡得香,这不挺好的嘛。
中老年人的思维,果然和正常人不太一样。
朋友圈里泛滥成灾的心灵鸡汤和重大新闻,令人匪夷所思的想法和逻辑,这些都完美的体现在施家父母身上。
比如——
每天早上,施萌都会收到施母传来的微信。
震惊!太可怕了!这件事情肯定有99的人不知道……
类似的网页链接,每天都像新闻联播一样出现在她的手机里。
于是,某天二萌手一欠,就给施母回了这样一条信息。
紧急通知震惊!太可怕了!谁家有煮熟的鸡蛋千万不要直接吃,转起来,让更多的人知道。经农科院数名专家及几千万例临床联合实验表明,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大铁锅还是电饭锅、煮蛋器煮的,千万不要马上直接吃!直接吃的话——烫嘴!
然后……
她就被施母狠狠骂了一顿。
再比如——
施母不止一次的叮嘱她,隔夜的热水不能喝。
但是施萌不明白,于是就抱着求教的态度问施母,早上7点钟烧的水下午4点钟能喝吗?
对方说能。
接着她又问,晚上10点钟烧的水,到了第二天早上7点钟能喝吗?
对方回答,不能。
施萌“……”
hy?!
同样保留9个小时的热水,储存环境和空间都相同,为啥一个能喝一个不能喝?
而就因为她问了这个问题,毫无疑问她又被骂了。
其实施萌知道,施母是为了她好,和她说那些,都是因为关心她、爱护她。
所以,她都用自己的方式去化解内心的压力和彼此见解的不同。
就像她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悲催的遇到了心怀不轨的上司。
因为不想父母担心,所以她并没有告诉他们。
由于那段时间一直没有和家里联络,施母很担心她,打来电话询问,可是彼此之间的对话却让施萌哭笑不得……
“萌萌啊,你有啥烦恼就告诉妈妈,别自己闷在心里。”
“没啥……”
“你不说妈妈怎么知道你发生了什么呢?”
“觉得工作很辛苦。”
“别人工作也辛苦啊,不止是你自己。”施母想要安慰她。
“我压力大。”
“谁压力小啊!”
“感觉活的特别累,很压抑。”
“活着都累,你得学会自我调节。”
“……”
“你咋不说话了?”施母疑惑,“有啥问题你就和妈妈说啊。”
“没事了,妈,你开心就好。”
“哎呀……”施母轻叹,“我们萌萌长大了,懂得在意妈妈的想法了,真是乖孩子。”
“……”
由此可见,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代沟永远不会消失。
但是,这次之后二萌学会了如何更好的与施母相处。
独立的同时又不会让他们为自己担忧。
只不过——
她内心最为柔软的所在被别人发现了,那就是林染!
某天下班之后,他又跟着施萌来到她家,却意外在屋里撞见了来看女儿的施父施母,四双眼睛对上的瞬间,空气都凝滞了。
“爸妈?!”别说施父施母了,就连施萌自己都愣住了,“你们怎么来了?”
事先也没告诉她一声,忽然就出现了。
最先反应过来的人,是施母。
可是,她并没有回答施萌的话,而是一双眼睛晶亮的望着站在门外的林染。
“萌萌,快给我和你爸介绍一下,这位是谁啊?”
“是……”
“阿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