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那人已经被萧绎收买,是听从萧绎的指示。然而,那件事谁又说得清楚呢?萧纲说此事跟自己无关,萧衍会信么?
萧衍几个儿子当中,萧纲与萧绎因为文学上的爱好,彼此间的关系比较好,而且他们同样看不惯“浪子”萧纶,还有最受宠的幼子萧纪。
萧纲在内,东宫近在咫尺,登基顺理成章。
萧绎在外,荆襄手握重兵,负责勤王清场。
这一对组合让萧衍都感觉后背发凉。
于是算是自己半个儿子的驸马刘益守,就进入了萧衍的视线。
能打,又是女婿,而且也不太可能投靠北面,更不可能登基称帝或者投靠其他皇子。这样的人用来镇守京畿,难道不合适么?
萧玉姈生了个女儿,刘益守再怎么混账,也不可能让这个女儿当皇帝吧?
萧衍左思右想,感觉废太子一事刻不容缓了,必须要提上日程了。但他不敢跟群臣商议,萧纲在朝中也有眼线和亲信。
“废太子一事,你无须劝朕了。”
萧衍摆了摆手,把刘益守想说的话堵了回去。
“陛下,前太子仁德著称于世,其子萧欢萧詧尚在,何不立其一为太子,以明正统?”
刘益守小心翼翼的说道。这个答案是标准答案,换成立别的王爷,那都是包藏祸心。
萧衍满意的点了点头道:“朕知道你一直以来都是深明大义,也不枉朕把女儿下嫁于你,此言深得朕心。
没错,朕当初就是思虑不周,才导致宗室猜忌恶斗。如今朕便要拨乱反正。”
萧衍这次似乎下了很大决心!
听到这话刘益守差点吐血!
人的欲望被勾起来了,那是绝对不会轻轻松松就能放弃的。如果之前萧衍不立萧纲,那么其他几个儿子也不会去想当皇帝的事情,总之太子就是萧统一脉的后人。
然而现在萧衍要把萧纲废掉,再把萧统的儿子们立为太子,以为这是“拨乱反正”,那就大错特错了!
萧纲、萧绎、萧纶、萧续乃至最小的儿子萧纪,现在谁都以为自己是有机会的。然而萧衍再把皇位继承权转移到已故的萧统一脉,试问人走茶凉的萧欢、萧詧两位孙子辈,要怎么跟野心勃勃的叔叔们斗?
如何能斗得过?
刘益守本来只是有此一说,没想到萧衍竟然真这么想,他竟然以为把太子之位“改回去”以后就可以当做无事发生。
“陛下,微臣实在是难以担当重任。兰京将军对陛下忠心耿耿,不如将其调回,镇守京畿。”
“如此也好吧。朕已经暂命兰京接管建康防务,你不愿意镇守丹阳郡,那便让他镇守吧。”
萧衍叹息一声,对刘益守的决定感觉惋惜,却没有挽留。因为刘益守的回答表明他对于梁国的皇位是没有野心的,这样一个人放在两淮也好,万一出事,刘益守可以勤王。
“朕把光州、义州两个州的刺史之位给你,你自己安排。都督两淮与河南诸军事。
没事就算了,有事的话,你可以便宜行事。
顺便,此番离京后,你亲自去一趟荆襄,把萧詧与萧欢二人接回建康。”
萧衍沉声说道,一连串的任命看起来动作颇大,实际上指向异常明白。
光州、义州,都是挨着安丰州,靠近河南之地,这里是防备荆襄那边起兵的第一道防线。看样子,萧衍不但是要把萧欢或者萧詧扶上位,似乎还有“削藩”的意图啊!
此举就是针对萧绎而来的。
不过以萧梁王爷外镇的制度,外放藩王造反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微臣领命。”
刘益守双手拢袖行礼道。
“此事切不可张扬。等接回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