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郡和兖州的陈郡都是与梁国如今国土毗邻的地方,要短期内夺回并维持不是难事。只要贺琛敢接话,刘益守明天就敢把王氏与谢氏的人赶出建康城,送去前线。
“是在下失言了,此事吴王定夺就好。”
贺琛很识趣的退了,不再硬顶。
他又不是世家大户出身的,关他鸟事!
“吴王殿下,侨置州郡往往都是政令混乱不堪,国中有国。如今我梁国国势大涨,人民安居乐业,也确实到了拨乱反正的时候了。”
陈元康站出来附和道,他也是没料到,朝堂内的这些人如此不经打。
这也跟立场有关系,毕竟朝堂中枢的人或许尸位素餐,但毕竟不能完全与世家大户划上等号。他们之间的核心利益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当然,如果刘益守现在就造反,他们跟那些南朝世家大户的利益就在同一边了。
刘益守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总能拿捏到这些人最痛又最不能还手的地方。
“此事就按吴王的意思办吧,由陈尚书来负责执行。”
萧欢打了个哈欠说道,陈元康是尚书令,由尚书府来负责清查的事情,好像也是职责以内,没什么奇怪的。
他对此一点也不关注,此事怎么说也是对国家有好处的,直接执行下去就是了。
“陛下,微臣还有一份奏章。”
刘益守变戏法一样拿出一份奏章,交给萧欢身边的宫人。本来不打算今天拿出来的,但是他看到大殿内这些战五渣们战斗力太差了,也确实可以加快推进速度。
“吴王请讲。”
萧欢并没有看奏章,反正他也看不懂,就不打算自取其辱了。
“此番我王师北上的过程中,有不少江南大户派出自家的捕奴队与私军,在王师北上后,继续在当地掳劫拐卖人口,数量骇人听闻!
如今这些人口已经被匿藏起来了,但此风断不可长。
微臣建议,在国内各地大索貌阅,核验户籍,更新各州郡县的户籍,重新造册。若是发现有人掳劫人口,则细查,严查,一查到底。
绝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
刘益守说完,大殿内的气氛就安静得几乎要凝固了。
大索,大范围内普查;貌阅,当面查看,也就是在梁国全国范围内进行人口普查,让所在地的丁口与户籍上的人口对应上。
有人无册的重新登记造册,查无此人的则要消除户籍。那些年龄对不上的,性别对不上的,都要一一更正过来。
咋一听,这个行为好像没什么问题,利国利民不损害任何人的利益。
但实际上,这一封奏章,就是在挖世家大户的根子!那些府衙县衙里的户籍有什么难查的,都是些自耕农。
难查的是本地世家大户啊!
那里有数不清的黑户,不用给国家交税,这才是世家豪强发展壮大的源泉所在!
当年东晋那会,给王羲之家摘水果的果园里,就有两万僮客,这些人都是不给国家交税的黑户,也是世家门阀掌控国家的根基所在。
王羲之从政“两袖清风”,从不贪污。事实上,谁家果园里面有两万僮客,也不会去贪污的,毕竟为了那点小钱实在是犯不着啊!
他们在朝堂上,就是要确保自家的家族能够合理的掌控这些黑户,合法的占有大片的良田山泽果园。这些官员与他们所在的世家,是一体两面的存在。
“吴王殿下,既然有些世家的捕奴队胡作非为,那查下去就是了。全国范围的大索貌阅,好像……”
贺琛想说步子太大容易扯着了,又不知道要如何组织语言。
其实刘益守走今天这一步,几乎是必然与不可选择的。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