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你真的好勇哦(1 / 4)

都督请留步 携剑远行 3016 字 6个月前

郢州城(即三国时孙权所筑夏口城)面积不大,地形却是十分险要。城池附近建有水寨,之前是韦氏的水军屯扎,水寨规模不小,不仅可以容纳大船停泊,而且还可以在这里对水军进行日常训练。

城对岸的江面开口(北面)便是汉江入口,官军在汉江入口不远处的某地也建有水寨,用于训练水军。胡僧祐等人的水军便是屯扎于此,顺便还护卫着屯粮之地。

之前与韦氏的水军处于“井水不犯河水”的状态,互相不干涉军令。

并与郢州城互为犄角,彼此之间可以互相支援。

这便是刘益守之前的布局,可以说是因势利导,非常的稳健。

为了驱策韦氏水军作战,刘益守很“识趣”的卡着对方的粮秣,却没有派遣监军。一方面是防止韦氏的人作战时打酱油,另外一方面也是不干涉对方用兵,给予更大的自主权。

巴陵之战后,韦氏水军主力全军覆没,夏口城外的水寨已经只剩下小猫三两只,战力形同虚设。朝廷水军“主力”,变成了汉江水寨中正在训练的新军了。

这支水军战斗力如何没经过实战检验不好说,然而水军士卒编制的规模确实一般。

船只虽然也不少,但都是小船,大楼船连一艘也没有。这种不由得让人捏了把汗。

韦氏水军出事后,胡僧祐自然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短短几天时间,便派人去临湘给刘益守送了好几次信求援了。

如今巴陵郡依然是处于最前线,但萧绎已经坐镇江陵,湘东王大军打出来了一点点“战略纵深”,总算是有点异军突起的模样了。

“萧绎居然打江陵了,而且还登基称帝了,这算是过把瘾就死么?”

按道理说,已经抢的盆满钵满的,难道不该对萧绎更加死心塌地么?

他有点想不通。

刘益守完全不理解萧绎是怎么想的,打下江陵确实可以爽一波,毕竟江陵城很富庶啊,捞一笔不在话下。劫掠一番后,用来犒赏将士也是常规操作。

哪怕是王僧辩的亲属,也可以试着游说一下。这件事你派人去办一下吧,湘东王大军控制的几座城池,都派人去一下。

东面的郢州已经被刘益守的人马封死。

众人合计了一番之后,从吴明彻所率水军之中抽调精锐,进入沌口胡僧祐水寨中学习操练新式战船,磨合新式战术。

王伟不动声色的劝慰道。

紧接着,吴明彻又联络胡僧祐等人入郢州城商议军务,讨论要如何在郢州和周边地区重新布防。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填补韦氏水军主力覆灭后的兵力真空与防区空白。重新建立水路补给。

江陵往西边走是三峡,萧绎不可能往那边发展,更别说那还是朝廷的控制区,獠人啊,洞主啊之类的山野之民并不好打交道。

事实上,就算独孤信在江陵,也很难守住城池,到最后他依然要向北撤退回襄阳。

南面是洞庭湖,朝廷的兵马随时可以杀回来,北面是襄阳,易守难攻不说,徐度还在那边镇守,屯扎重兵。

整个行军过程,仅仅只用了一天一夜!沿路没有惊动任何巡游的朝廷斥候!

由于独孤信已经带着大军前往江陵下游的沙洋等地,王琳所率的湘东王军前锋,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江陵城!

还好同在水寨内担任侦查任务的斛律羡,对刘益守抱着莫名其妙的自信,坚信此战必胜,稳如泰山。

而胡僧祐麾下已经熟悉船上设备使用的士卒,则是留下来继续操练,与吴明彻那边的精兵进行磨合,同吃同住。

众人一致决定将编制打散后重组,两支水军选出精锐合为一路,操作新式战船作为机动兵力使用,寻找机会与湘东王水军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