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不做冤大头(3 / 4)

都督请留步 携剑远行 3230 字 6个月前

为民做主的旗号,杀一儆百!

同时名利双收。

刘益守不过是在正确的使用国家机器,补不足而损有余罢了。

超过千年的见识,让他看透了所谓“盐税”是人头税的本质。把盐当做人头税,对于底层百姓来说,是极为不公平的,从根子上压缩了他们的生存空间。

类似的盐税,不过是在掏空国家的根基罢了。长此以往,必出大乱,国将不国。刘益守呕心沥血一统天下,难道就是为了给那些蛀虫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培养皿么?

这不是他的初衷,也不是他的奋斗目标。

无论大户小户,每个人所需要的盐,量基本上是一定的。甚至穷人经常吃不到新鲜的食物特别是肉类,长年需要腌制食品,所以食盐需求量比富人更多!

如果盐税为人头税,那不是把这些穷人往绝路上逼么?穷人的一文钱与富人的一文钱等同,但对于他们来说,意义也是等同么?

换句话说,国家把“盐”作为一种间接税也就罢了。可如今的情况,实质上是世家与国家都在收这个税,而且世家收得比国家还多,却不需要承担任何间接税所产生的社会负担,这样下去怎么行?

底层百姓吃了最大的亏,国家承担了最大的骂名,世家赚得盆满钵满,还两袖清风看笑话装好人。

好处世家拿了大头不负责,出了事国家扛着,这样的事情,刘益守能忍么?如果盐税利益的大头都被世家拿走了,那国家还是国家吗?如果是,那到底是谁的国家?

这件事,刘益守决定给天下人一个交代,绝不当冤大头!

除了相关政令外,刘益守还让朝廷拨专款来扩大江淮各地十多个大盐场的规模,将那些不愿意种地,没有土地可以种,以及失去原有盐井盐池的“盐户”们迁徙到那边落户。

当然,这些小招数还不足以让世家大户们跪下唱征服。

单独的政策,不可能完美解决所有实际问题。

刘益守看似“贸然”的祭出盐政大招,在经济上对南朝世家进行降维打击,要是没点压箱底的东西,肯定是不敢动刀的。

刘益守的杀招就是给杨愔看的那封信。

他命贾思勰亲自带着工部一干得力官员,去射阳郡(江苏盐城)最大的盐场,也是梁国最大的官方盐场,去更新改良那边相关盐池的设施。

并引入宇文泰当初巡查闽浙时,发现某些小地方所采用,却并未引起大规模关注的“晒盐法”。这种盐质地极差,苦涩不堪就罢了,吃了以后还容易掉牙齿,民间富户从来碰都不碰。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宇文泰有着极高的政治素养,当时就觉得这玩意不必火烤火烧,极大节省了人力,将来必定会大放异彩,只是现在的人不得其法,暴殄天物罢了。

于是便将晒盐之法详细写成册子送到了建康,最后来到刘益守的案头。

这种办法简单说就是把盐池建在海水涨潮覆盖,退潮露出的地方,里面全是容易翻土的泥沙,早就被人为磨细了。退潮后,将里面的泥沙翻耙出来暴晒三天,再放入过滤池过滤。

同时给原来的盐池换上新泥沙。

这种可以循环反复使用的土被他们称为“灰土”。

利用这些灰土,通过日晒风吹过滤等步骤,用大自然的力量大规模晒出“原盐”结晶(长期食用对身体有害)。

当地有些人拿到这些后,再通过过滤结晶等工序,得到质地尚可的海盐。只是提纯的过程很是费劲,而且效果不好。

晒盐法原产地信息闭塞,只知道产出“原盐”,提纯出食盐的工艺却很简陋。而且晒盐之法虽然简单,但却是看天吃饭,一年当中只有六月到九月是产出粗盐的黄金时期。

其他时候不是太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