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被盯上小绵羊(3 / 4)

都督请留步 携剑远行 3127 字 6个月前

主公是说关中那帮人……”

“有备无患而已,并不能排除关中那帮人知道这件事的可能。”

刘益守淡然道。

他做了两手准备,一手让杨忠带兵火速前往汉中,沿途再行补给。一手让王伟先行前往,稳住萧圆照,用朝廷的威信镇场子,为杨忠争取时间。

至于关中那帮人,说实话,刘益守觉得他们不太可能傻乎乎的直接出兵。

蜀地出汉中,跟关中出汉中,完全是两个概念,前者的路比后者好走得多!关中的军队要到汉中来,除非是出其不意的偷袭,否则基本上就是有去无回。

贺拔岳无论如何,也会先派人来跟萧圆照接洽一番。如果有对方作为接应,那么攻略汉中这件事基本上就成了一大半。

若是萧圆照不待见他们,贺拔岳就要考虑一下出兵的风险了,不太可能就这么头铁莽一波。搞不好就真的把精锐折在汉中了。

王伟领命而去,直接驾马车去京口渡口,连家都不回了。只是派人回去跟元明月支会了一声。

等王伟走后,刘益守这才如同虚脱一般的坐到桌案前,感觉身体的力气都被掏空一般。

看他作出决断像是很容易一样,其实很多事情他平日里就有做功课,有过预案,想过后果。

事发突然,有些事情根本来不及细细思量,刘益守几乎都是下意识的做决定,靠的全是平日里的积累。

古代没有电话没有网络,消息的传递需要时间,决策需要打提前量。这对于一个势力的首脑来说,非常重要,办事绝不能后知后觉。

凡事都要料敌先机,这是非常高的“硬指标”。

某种程度上说,“断”比“谋”要重要得多。判断力,才是领袖的第一能力,其智谋的不足,可以由麾下谋士补齐。

如果主公又能谋又能断,那就是天生当皇帝的料。

刘益守临机决断的能力,可谓是当世无双,他总能在最快最短的时间里面作出正确的判断。

然而,哪怕是这样厉害的人,在作出决断后,接下来的事情,也无法面面俱到的掌控,他能采取的措施也很少了。

有句话叫“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就是说的这个,能不能成功,很多时候还需要一些运气成分,非人力可以扭转。

一切都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

世上就没有不透风的墙。

萧纪萧圆照父子闹矛盾,萧圆照被封“汉中王”,不服从萧纪管理的林林总总的这些狗血之事,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胫而走。

关注这件事的各方,都在紧锣密鼓的谋划着。

一直都盯着汉中,因为汉中得而复失,又因为府兵改革失去救援机会,以至于在长安几欲抓狂的贺拔岳,更是在第一时间就知道萧圆照驱赶了萧纪的亲信,妄图独自掌管汉中!

和刘益守一样,他也认为这是谋夺汉中的难得机会!

草原上成群奔跑的羊群,若是出现一个落单的,往往会引来多个狩猎者的觊觎。在刘益守决定对汉中出手的时候,贺拔岳也是蠢蠢欲动。

一得到消息,贺拔岳就立刻将苏绰、韦孝宽、李弼等人召集到府上商议大事。

贺拔岳将汉中那边的消息告知众人后,没有等到欢呼雀跃,没有等来跃跃欲试,在场的几个人包括苏绰在内,都是眉头紧锁一言不发。

“你们为何都不吭声?”

贺拔岳微微皱眉问道,心里有点不爽。

他恨不得明天就派兵出征,希望众人都来附和,最好是主动提出来。

“关中到汉中有五条路。从东边开始数,依次是库谷道,骆谷道,子午道,褒斜道,以及大名鼎鼎的陈仓道,皆是崎岖难行,需要汉中